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都匀地区福鼎大白种茶树根茎叶分析
作者姓名:王芬  裴会敏  文狄  陈志  刘荣  姚玉仙  马媛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0486);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98);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42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Qnsyk201605, QNYSKYTD201801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研究专项项目(qnsyrc201611); 黔南州科技计划项目(黔南科合学科建设农学(2018)5号和黔南科合农字(2017)23);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黔教合人才团队字[2015]68);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重大科研创新基金博士专项基金(QNSY2018BS018); 贵州省植物学重点支持学科开放基金(qnsyzw1809);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基地项目(QNSY2018ZJ006)
摘    要:为探究茶树中茶多酚等产物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该研究以贵州都匀地区福鼎大白种茶树的根茎叶为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茶的转录组数据库并筛选其根茎叶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共获得70.88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6.33 Gb,Q30碱基百分比在93.22%以上。将Clean Reads与中国种茶树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从87.83%到91.14%。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可变剪接预测分析和基因结构优化分析,发掘新基因13 531个,其中10 244个得到功能注释。利用FPKM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根据基因在不同样品中表达量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叶与茎的差异基因有5 595个,其中2 769个在茎中上调,2 826个下调,叶与根有9 650个差异基因,5 056个上调,4 594个下调,茎与根中有5 644个差异基因,2 938个上调,2 706个下调,并通过GO和KEGG分析,将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上述结果为揭示都匀地区福鼎大白种茶参与类黄酮、茶氨酸和咖啡碱等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提供了参考,为选育优良品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都匀地区  福鼎大白种  根茎叶  高通量测序  差异基因
收稿时间:2019-10-25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