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干藏和淹水对三峡库区21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连发  廖建雄  江明喜  黄汉东  何东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武汉40007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0007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武汉40007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0007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摘    要:研究了三峡库区河岸带21种常见草本植物种子在干藏以及不同淹水深度(0.5、1.0和2.0m)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以新采集种子的萌发率作为对照,干藏后8个物种的萌发率增加(占总数的38.1%),1种萌发率不变(4.8%),12种萌发率降低(57.1%)。与对照相比,淹水后3个物种的萌发率增加(占总数的14.3%),2个物种的萌发率不变(9.5%),16个物种的萌发率下降(76.2%)。水淹处理后,占总数76.2%的物种的萌发率下降,其中11种显著下降;但淹水深度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干藏后的繁穗苋(Amaranthus paniculatus)、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和红刺果苋(Amaranthus sp.)以及水淹后的鳢肠(Eclipta prostrata)萌发率〉50%,而且能够利用库区退水期完成生活史形成种子,表明这些植物可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时优先考虑的物种源。

关 键 词:三峡库区  消落带  萌发特性  植被恢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植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植物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