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吉林省敦化地区晚全新世泥炭沼泽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植被
作者姓名:赵红艳  周道玮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4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研项目;东北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对大桥泥炭地的孢粉进行了分析和年龄测定.根据孢粉组合、地层特征和14C年龄将剖面划分为4个孢粉带,分别为2 195±70~2 045±70 yr B.P.松为主的松-云冷杉-榛-栎-苔草组合带、2 045±70~1 745±70 yr B.P.苔草为主的松-桦-榛 胡桃-苔草组合带、1 745±70~705±70 yr B.P.松-榛-鹅耳枥-苔草-毛茛组合带和705±70 yr B.P.~1 950 yr A.D.松-云冷杉-桦-苔草组合带.周围植被由温带山地针叶林(类似现今海拔1 100 m以上)、温带针阔混交林下部(类似现今海拔400~600 m)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中部(类似现今海拔600~800 m)过渡到温带针阔混交林上部(类似现今海拔800~1 100 m).相应地,泥炭沼泽经历了孕育期、蓬勃发展期、继续扩张期和消亡期.

关 键 词:磷效率  植物  磷素高效利用  基因型  机制  
文章编号:1001-9332(2006)02-0197-04
收稿时间:2005-03-21
修稿时间:2005-09-0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