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氧气对生物早期降解影响的实验模拟——以小型鱼类肠道微生物降解为例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王伟,叶法丞,尚庆华,刘静,盖永华,刘欣春,曹长群,陈孝政.氧气对生物早期降解影响的实验模拟——以小型鱼类肠道微生物降解为例北大核心CSCD[J].古生物学报,2011(4):526-538.
作者姓名:王伟  叶法丞  尚庆华  刘静  盖永华  刘欣春  曹长群  陈孝政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00044;
摘    要:一般研究中,通常将类似澄江动物群或关岭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软体印痕化石保存归因为与缺氧环境等有关的特异条件。本文关注到通常与化石降解和埋藏有关的缺氧环境推测并没有表达机理和成立条件;生物体内自身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能对生物的降解作用需要得到重视。为证实水体中氧气含量与生物非矿化组织印痕保存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设计条件控制(太湖银鱼,30℃,无菌纯净水、无外界微生物)进行有氧和缺氧环境的对比实验。该条件下的模拟对比实验研究证实:1)总体来说生物降解过程在有氧和缺氧环境下具有相似的降解速度;2)两者的降解实验在前期有短暂的差异,而144小时(6天)后有氧和无氧环境具有基本一致的降解速度和程度,其中较多样本6天后在缺氧环境的降解速度略高于有氧环境,短时间(6天)的降解差异是否会造成矿化差异有待研究;3)生物体本身携带的以肠道微生物为主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足以使生物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器官结构产生相似的破坏性降解,在本研究中是主要的降解因素;4)实验中所检出的生物体肠道内普遍存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能是导致有氧和缺氧环境具有相似降解过程的主要原因;5)生物降解过程早期由于蛋白质的降解,微环境趋向于弱碱性而非一般推测的酸性;6)在实验设定条件下的有氧环境和缺氧环境对化石的形成和保存的早期过程相似,其他理化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和结论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关 键 词:生物降解  实验模拟  微生物  缺氧环境  化石特异保存  澄江动物群  关岭动物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