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作物低温冷害监测与模拟预报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檀艳静,张佳华,姚凤梅,Vijendra BOKEN.中国作物低温冷害监测与模拟预报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3,32(7):1920-1927.
作者姓名:檀艳静  张佳华  姚凤梅  Vijendra BOKEN
作者单位: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Earth Scienc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Kearney, Kearney, NE 68849, USA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公益类行业(气象)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
摘    要:低温冷害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气候变化使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时有发生,东北中部冷害每8年发生一次,开展作物低温冷害研究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冷害形成机理上可以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及混合型冷害3类,其冷害指标主要针对不同作物有所差别.基于站点的冷害监测小尺度,GIS等新技术提供的精确温度指标可进行区域监测.遥感技术通过监测下垫面温度(LST)和植被指数(如NDVI)可监测障碍型冷害.基于数理统计、气候模式和作物模型耦合、天气预报的发育期和产量预报的低温冷害预报方法已得到应用.作物模型可依据作物发育进程和产量损失等对冷害损失评估,同时与遥感信息等结合可进行区域灾害评估.最后讨论了中国低温冷害监测和预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低温冷害  冷害指标  遥感监测  作物模型  监测与模拟

Monitoring and simulation forecasting on crop chilling damage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TAN Yan-jing,ZHANG Jia-hua,YAO Feng-mei,Vijendra BOKEN.Monitoring and simulation forecasting on crop chilling damage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3,32(7):1920-1927.
Authors:TAN Yan-jing  ZHANG Jia-hua  YAO Feng-mei  Vijendra BOKEN
Abstract:
Keywords:chilling damage  chilling injury indicat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crop model  monitoring and simul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