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凡纳滨对虾繁育系统菌群结构及优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唐苗苗,王印庚,王春元,张正,廖梅杰,李彬,荣小军,葛建龙,于永翔.凡纳滨对虾繁育系统菌群结构及优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068-3082.
作者姓名:唐苗苗  王印庚  王春元  张正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葛建龙  于永翔
作者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品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课题(2021SFGC0701);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
摘    要:【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繁育系统内发生细菌性玻化症(shrimp postlarva 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时期可培养微生物的菌群特征以及优势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细菌体外培养方法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育苗阶段的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其育苗池水和饵料内可培养细菌菌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方法解析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系统内分离纯化的526株具有典型形态差异和群落优势的细菌分属于4门5纲16目24科38属113种。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共453株,占总分离株的86.1%;在属水平上弧菌属(Vibrio)丰度最高,共369株,占总分离株的70.2%;在种水平上,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最优势种,共112株,占总分离株的21.3%,并且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在饵料中具有最高丰度。多元关联分析表明,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逐渐增加。对112株潜在溶藻弧菌的MLSA分析表明,其中100株菌株进一步确认为溶藻弧菌。进一步利用MLSA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发现,100株溶藻弧菌分为9个簇,分离自同类样品的菌株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簇中。【结论】在BVS发生时期,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溶藻弧菌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的优势弧菌,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解析对虾繁育系统可培养微生物演替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对虾苗期病原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工厂化繁育  细菌性玻化症(BVS)  菌群结构  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  溶藻弧菌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