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FIT1负反馈上调干扰素β表达促进抗HSV-1病毒保护
引用本文:方义军,胡好,蔡少丽,丰志华,傅雅娟.IFIT1负反馈上调干扰素β表达促进抗HSV-1病毒保护[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0,36(1):88-96.
作者姓名:方义军  胡好  蔡少丽  丰志华  傅雅娟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福州 350000)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No.JA1513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7J01621);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计划(No.IRTL1703)资助~~
摘    要: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IFIT1敲除细胞株,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敲除细胞株IFIT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转染HT-DNA和Poly[I:C]刺激L929 WT和IFIT1敲除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HT-DNA刺激敲除细胞时,IFN-β及下游ISGs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FN-β的表达量比 L929-WT组平均高出13.4倍,IFIT1和趋化因子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表达量比L929 WT组分别平均高出 6.7倍和21倍(P<0.001),而Poly[I:C]刺激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IFIT1是通过DNA信号通路来行使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为研究IFIT1基因的抗病毒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造的HSV-1-VP26 mCherry 病毒感染该敲除细胞株,通过测定病毒荧光数及病毒拷贝数,发现IFIT1敲除细胞株与L929 WT细胞相比,存活率提高了60%(P<0.001),病毒增殖能力在48 h后降低28.6倍(P<0.001)。该结果表明,IFIT1基因的缺失有利于抵抗HSV-1的感染。综上所述,IFIT1通过DNA信号通路负反馈上调IFN-β及ISG的表达,IFIT1的缺失对病毒入侵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为后续研究开发治疗HSV-1感染相关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关 键 词: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CRISPR/Cas9    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    干扰素β  />  
收稿时间:2019-09-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