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姜晓冰,于涛,牛亚冰,徐雅梦,石磊,王海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北大核心CSCD[J].生物技术通报,2016(7):234-241.
作者姓名:姜晓冰  于涛  牛亚冰  徐雅梦  石磊  王海磊
作者单位: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453007;2.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453000;3.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300457;4.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510640;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80006);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支持课题;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摘    要:以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环丙沙星耐药株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LM对喹诺酮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突变以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de基因在LM菌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SOE-PCR技术构建lde基因缺失突变株,调查外排泵Lde的作用。结果表明,15株LM耐药菌株GyrA、GyrB、ParC和ParE亚基的氨基酸序列与敏感株100%相似;所有菌株中均未检出PMQR基因。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后,菌株L28和L47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分别下降为原来的1/8和1/4。lde基因在耐药株和敏感株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相近;在环丙沙星的作用下,lde基因在耐药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增加显著,而在敏感株中的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加入利血平后,lde在耐药株中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缺失lde基因后,菌株对环丙沙星由耐药转为敏感;利血平存在下突变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不受影响。本研究证明外排泵Lde介导LM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

关 键 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喹诺酮  耐药  外排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