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籼稻三系及其杂种F_1苗期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比较
引用本文:阎炳宗,彭永康,王威,蔡以欣.籼稻三系及其杂种F_1苗期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比较[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1983(2).
作者姓名:阎炳宗  彭永康  王威  蔡以欣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天津 (阎炳宗,彭永康,王威),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 上海(蔡以欣)
摘    要:Alam等(1969)以苏丹草花药为材料,进行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的酶带数少于保持系。而代尧仁等(1978)在水稻,及傅鸿仪等(1980)在高梁花药中分别得出与Alam等相反的结果。我们以籼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以及F_1幼苗进行了负极向和正极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当进行正极向电泳时,其酶带数不育系少于保持系,恰与Alam的结果相似(待发表);而当进行负极向电泳时,则情况相反,不育系酶带数明显地多于保持系。这种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存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所造成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