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引用本文:张晓霞,张海燕,许为斌,于胜祥.中国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广西植物,2013,0(4):528-537.
作者姓名:张晓霞  张海燕  许为斌  于胜祥
作者单位:张晓霞 (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张海燕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许为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 桂林,541006); 于胜祥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1701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编号:3111010391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项目编号:KSCX2-EW-Z-1)
摘    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凤仙花科106份样本材料、36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种内稳定,对于种间及属间关系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上表皮细胞的形状及垂周壁的式样种间差异明显,各分类群间有明显的界限,是种间界定的重要依据,因此上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的分类学价值,基于上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将研究的36种代表植物划分为5个类型。下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虽更为多样,种间差异显著,可用于种间界定,但对于属下划分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性状。该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宏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较弱,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较强,关系更为密切。同一地理分布区域内的种类宏观形态特征虽然差别明显,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却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似乎也反映了叶表皮微形态这一性状受环境饰变的影响比较明显。综上所述,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可为凤仙花科的系统发育,尤其是凤仙花属种间界定提供有价值的分类学佐证

关 键 词: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    叶表皮    中国    分类学
收稿时间:2012/9/1 0:00:00
修稿时间:2012/12/16 0:00:00

Leaf epidermal characters and their taxonomic significance in Balsaminaceae, China
ZHANG Xiao-Xi,ZHANG Hai-Yan,XU Wei-Bin,YU Sheng-Xiang.Leaf epidermal characters and their taxonomic significance in Balsaminaceae, China[J].Guihaia,2013,0(4):528-537.
Authors:ZHANG Xiao-Xi  ZHANG Hai-Yan  XU Wei-Bin  YU Sheng-Xiang
Institution: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3.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4. Guangxi Institute of Botan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lin 541006, China
Abstract:
Keywords:Balsaminaceae  Impatiens  leaf epidermis  China  taxonomy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