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西宜昌黄陵背斜地区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新材料*
引用本文:阳磊,杨犇,杨宇宁.鄂西宜昌黄陵背斜地区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新材料*[J].古生物学报,2024(3):1-15.
作者姓名:阳磊  杨犇  杨宇宁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 ;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44202, 41972026, 42162003)联合资助
摘    要: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 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 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 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 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 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 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 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 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 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 多发沉积间断, 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 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 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 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 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关 键 词:高岚河剖面  小壳化石  纽芬兰世  岩家河组  天柱山段
收稿时间:2023/11/7 0:00:00
修稿时间:2024/3/11 0:00:00

New material of the early Cambr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from the Huangling Anticline, Yichang, western Hubei
YANG Lei,YANG Ben,YANG Yu-ning.New material of the early Cambrian small shelly fossils from the Huangling Anticline, Yichang, western Hubei[J].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2024(3):1-15.
Authors:YANG Lei  YANG Ben  YANG Yu-n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