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外循环患儿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摘    要:为研究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前后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存活率的的影响,该研究以择期行CPB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12例为CPB组,超声引导下室间隔缺损外科微创封堵术患儿12例为对照(N-CPB组)。分别采集T0(麻醉诱导后)、T1(CPB后/封堵器置入成功后)血液标本5 mL,分离中性粒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的表达。结果显示,与T0相比, CPB组T1时中性粒细胞Beclin-1、LC3-II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N-CPB组无明显变化;另以择期行CPB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例为对象,于T0、T1时采集血液标本5 mL,分离中性粒细胞,分为对照组和3-MA(自噬抑制剂)组,分别于0、1、2、4、8 h经锥虫蓝染色检测存活率。结果显示,与T0比较,来自T1的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在0、1 h时显著升高(P0.05);加入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 3-MA)后, T0和T1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迅速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 3-MA组2、4、8 h时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该研究表明, CPB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性粒细胞自噬水平升高,细胞存活时间延长,抑制自噬能缩短细胞存活时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