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蝉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陈晓晓,高娅蓉,熊康宁,宋月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蝉群落结构特征[J].环境昆虫学报,2021,43(4):934-949.
作者姓名:陈晓晓  高娅蓉  熊康宁  宋月华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0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黔科合基础[2018]1411 号) ;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黔科合支撑[2019]2855 号) ;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筑科合同[2020]7-18 号)
摘    要:为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叶蝉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特征,丰富保护区昆虫物种分布数据,对该保护区不同生境和不同垂直林带的叶蝉进行初步调查.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uo均匀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和林带中叶蝉类群的物种组成、相似性、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组成变化和海拔升高,叶蝉类群在5种生境和4种林带间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植被组成丰富和光照条件充足的环境中,叶蝉类群多样性增加,植被类型单一且密度大的环境下,叶蝉类群趋于减少.在不同生境中,类群属级阶元数量顺序为:灌丛(85属)>林缘(61属)>田地(49属)>森林(44属)>草坡(33属);在不同海拔林带中顺序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88属)>常绿阔叶林带(68属)>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带(66属)>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39属).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是叶蝉群落相似性的基础,区间相似性越高,叶蝉群落越相似,不同生境和不同林带中自然环境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叶蝉类群相似性的不同.在不同生境下,灌丛和林缘的叶蝉类群组成相似性最高,生境之间关联性最强,而在不同林带下,常绿阔叶林带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相似性最高.随着生境条件和林带环境的不同,叶蝉类群的分布呈现一定的特征,类群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优势度指数则相反.从田地到灌丛以及从常绿阔叶林带到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叶蝉类群组成在灌丛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最为丰富,各类群的数量也相对均匀,而田地和常绿阔叶林带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说明其群落内物种分布较不均匀,个体数虽最多,但优势类群突出,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

关 键 词:梵净山  叶蝉  类群组成  群落结构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eafhopper community in Fanj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EN Xiao-Xiao,GAO Ya-Rong,XIONG Kang-Ning,SONG Yue-Hua.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leafhopper community in Fanj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21,43(4):934-949.
Authors:CHEN Xiao-Xiao  GAO Ya-Rong  XIONG Kang-Ning  SONG Yue-Hua
Abstract:
Keywords:Fanjingshan  leafhopper  group composition  community struc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昆虫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