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Oryza sativa L.)×狼尾草(Pennisetum sp.)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引用本文:王敬驹,孙敬三.水稻(Oryza sativa L.)×狼尾草(Pennisetum sp.)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Acta Botanica Sinica,1981(2).
作者姓名:王敬驹  孙敬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摘    要:1.狼尾草花粉可以在水稻柱头上萌发并能长入胚囊,但受精过程缓慢而且不正常,单受精现象经常出现。2.胚胎发育滞缓,长时间停留在球状胚阶段,很难进一步分化,而且不时败育,只在传粉后16—24天的一些胚囊中看到有简单分化的胚胎。3.胚乳发育异常,由游离核形成细胞的时间推迟到传粉后第八天。整个胚乳组织由形状及功能上均有很大差异的细胞团块组成。其中一部分细胞缺乏合成淀粉的能力,胚乳在发育过程中不时出现解体现象。4.在反足细胞附近的一些珠心细胞中出现多量淀粉积累,反映因杂交而出现的胚囊代谢上的某些变化。讨论了胚和胚乳发育困难的原因和得到杂种种子的可能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