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原鼠兔种群恢复过程中的洞穴分布动态
引用本文:张瑞,许华磊,刘伟.高原鼠兔种群恢复过程中的洞穴分布动态[J].兽类学报,2018,38(1):46.
作者姓名:张瑞  许华磊  刘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97049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8B03);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专项(2017-ZJ-Y10)
摘    要:高原鼠兔洞穴系统的恢复是其种群恢复的关键指标之一,洞穴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种群的动态。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青海省祁连县对2.79 hm2高寒草甸内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密度、洞穴密度和洞穴的相对位置进行跟踪观测。其中包括6个50m×50m 的灭鼠堵洞处理、6个30m×30m 的灭鼠处理和3个50m×50m的对照处理。分别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和平均拥挤度指数分析洞穴系统中有效洞、弃洞、粪坑和嬉戏坑的分布模式及洞系表现面积,并对各参数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恢复过程中(1)有效洞的空间格局由随机向离散分布转变,弃洞由随机向聚集分布转变,粪坑和嬉戏坑无明显变化趋势;有效洞和弃洞分布格局的恢复都朝向灭鼠前状态,但恢复的都不充分;(2)有效洞最近邻指数与其自身密度正相关;弃洞最邻近指数与其自身密度负相关;粪坑、嬉戏坑最近邻指数与其自身密度无显著相关性;其中,仅粪坑的分布最近邻指数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3)有效洞与粪坑、嬉戏坑表现面积的变化情况较为一致,与弃洞呈互补态势;洞系表现面积的变异性远小于洞穴密度。结果说明:(1)高原鼠兔洞穴分布格局和洞穴密度的恢复具有滞后性;(2)有效洞、弃洞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洞穴密度的影响;(3)高原鼠兔种群的恢复过程中对洞系面积的需求优先于洞口数量。

关 键 词:高原鼠兔  高寒草甸  种群恢复  洞穴系统  分布格局  洞系表现面积  

Dynamic of the burrow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restoration of Plateau pika (Ochotona curzoniae) population#br#
ZHANG Rui,XU Hualei,LIU Wei.Dynamic of the burrow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restoration of Plateau pika (Ochotona curzoniae) population#br#[J].Acta Theriologica Sinica,2018,38(1):46.
Authors:ZHANG Rui  XU Hualei  LIU Wei
Institution: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hai Key Laborator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Biological Resources
Abstract:
Keywords:Plateau pika (Ochotona curzoniae)  Alpine meadow  Population restoration  Burrow system  Distribution pattern  Burrow clump are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兽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兽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