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吻和异育银鲫对玉米淀粉利用差异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裴之华,解绶启,雷武,朱晓鸣,杨云霞.长吻和异育银鲫对玉米淀粉利用差异的比较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5(3).
作者姓名:裴之华  解绶启  雷武  朱晓鸣  杨云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武汉430072,武汉430072,武汉430072,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编号:KSCX2-1-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32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资助
摘    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通过8周生长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玉米淀粉含量的饲料对长吻和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以探讨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对玉米淀粉利用的差异。长吻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0、5%、10%、15%和20%的半精制饲料。异育银鲫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6%、12%、18%、24%和30%的半精制饲料。每天饱食投喂鱼两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吻,玉米淀粉含量为5%和10%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Duncan s多重比较,P<0.05)。但各组间的饲料效率、摄食率、蛋白贮积率都没有显著差异(Duncan s多重比较,P>0.05)。当饲料中的玉米淀粉含量从6%增加到24%时,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而摄食率不断下降。玉米淀粉含量24%饲料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长吻和异育银鲫鱼体粗脂肪的含量都随着饲料中玉米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中,长吻和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66%和15.62%。

关 键 词:长吻  异育银鲫  玉米淀粉  生长  饲料利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