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观察
引用本文:冯文和,叶志勇,何光昕,张安居.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研究,1984,5(2):151-157.
作者姓名:冯文和  叶志勇  何光昕  张安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生物系 (冯文和),成都动物园 (叶志勇,何光昕),成都动物园(张安居)
摘    要:本文对一只正在发情和一只性成熟前期的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 1.4岁龄雌体卵巢表面有裂纹,与Davis.D.D.(1964)的描述一致。我们观察10—15岁龄雌体卵巢表面光滑。 2.发情期,左卵巢比右卵巢大,卵泡突出卵巢表面,重叠成块。右卵巢未见卵泡突出。 3.初级卵泡分散或成群的分布于皮质浅层,次级卵泡、接近成熟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分布于皮质至髓质浅部,或重叠成块突出在卵巢表面。 4.从大熊猫产仔记录分析,每个雌体在发情期排卵1—2个,极少有3个,大多数接近成熟的生长卵泡和未排出的成熟卵泡,退化成为萎缩卵泡,这在哺乳动物进化上具有理论意义。 5.输卵管短,弯曲度小;成体子宫角分为粗段和细段,子宫角后端汇合处的子宫隔发达,子宫颈为复层上皮,子宫颈内膜无腺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