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
引用本文:印象初.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J].昆虫学报,1975,0(3):325-332.
作者姓名:印象初
作者单位: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摘    要:蝗虫的种类很多,是为害农作物和牧草的重要害虫。有些种类的形态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给分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且往往由于标本数量少或工作粗糙而鉴定错误,甚至错订成新种或新亚种。就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而言,Uvarov(1921)发表了变型学说,揭示了飞蝗的群居型、散居型、中间型之间后代可以互变的秘密。而在此学说发表之前,人们都把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当作二个种。这种种内变异现象引起了分类工作者和生态工作者的重视。近来国内外学者对种下分类工作研究颇多,(1972)对雏蝗Chorthippus macrocerus (F.-W.)]的种内变异进行了研究,利用t值来区分亚种。


GEOGRAPHIC VARIABlLITY OF 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M (STOLL.) IN CHINGHAI-TIBETAN PLATEAU OF CHINA
YIN CHIANG-CHU.GEOGRAPHIC VARIABlLITY OF BRYODEMA LUCTUOSUM LUCTUOSUM (STOLL.) IN CHINGHAI-TIBETAN PLATEAU OF CHINA[J].Acta Entomologica Sinica,1975,0(3):325-332.
Authors:YIN CHIANG-CHU
Institution:Chinghai Institute of Bilology, Sinic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