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鼠科化石*
引用本文:王元,黄柏挺,王一飒,徐繁,金昌柱.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鼠科化石*[J].古生物学报,2022,61(2):239-255.
作者姓名:王元  黄柏挺  王一飒  徐繁  金昌柱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10008 , ybshen1230@163.com ;加拿大自然博物馆, 渥太华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 (编号:XDB26000000)、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的发掘和综合研究项目(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横向科研项目)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83122)联合资助
摘    要:1962 年, M. J. Copeland 报道了加拿大北极梅尔维尔岛中–上泥盆统梅尔维尔岛组的叶肢介化石。2014 年秋, 作者对馆藏在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的模式标本进行了观察、照相, 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分类特征, 在此予以补充修订。1、壳瓣具有 3–5 条放射脊的翼李氏叶肢介属(Pteroleaia)是梅尔维尔岛泥盆纪最具特色的类型, 与其保存在同一层面上还发现有另一类个体十分微小的棒叶肢介属(Rhabdostichus), 该属与美国中北部及加拿大艾伯塔地区同时代的叶肢介可以对比, 之前这一类型的标本仅见于该地区中–晚泥盆世地层, 其在北极地区的出现为首次报道。同时对归于棒叶肢介科(Rhabdostichidae)的另外两属(Rhabdostichops 和 Archaeositum)的含义进行了甄别, 认为前者建属特征不成立, 后者不应属于该科。2、产于梅尔维尔岛 Dundas 半岛的叶肢介, 个体数量多且密集堆积, 曾被鉴定为 Asmussia canadensis 的那些个体的壳顶都发育有一个细小的、凸起的卵形瘤状构造, 依据这一重要鉴定特征, 其分类位置应属于锥顶叶肢介亚科(Vertexiinae)的犄叶肢介属(Cornia), 从而使这一属的地质历程从石炭纪追溯到中泥盆世。这些化石的修订, 丰富了我们对加拿大北极地区泥盆纪叶肢介面貌的认识, 为研究相关类群的起源、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文中也讨论了李氏叶肢介亚目(Leaiina)三个早期叶肢介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 Pteroleaia (Rostroleaiidae)代表了形态特殊的一个演化分枝, 早仅见于泥盆纪并很快灭绝。壳瓣具有两条放射脊的叶肢介科(如: Leaiidae)被认为是李氏叶肢介亚目的演化主干, 兴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广东中泥盆世早期(Givetian)桂头群中的叶肢介组合以 Hepuleaia (Praeleaiidae)为主, 并包含壳瓣具两条放射脊的种类, 该组合是迄今已知李氏叶肢介亚目的最早代表, 这表明该亚目应起源于中国而非欧洲。

关 键 词:泥盆纪加拿大北极修订叶肢介李氏叶肢介形态特征

New early Pleistocene murid rodents from the East Fissure-fillings at Laili Hill, Fanchang, Anhui, China
WANG Yuan,HUANG Bai-ting,WANG Yi-s,XU Fan,JIN Chang-zhu.New early Pleistocene murid rodents from the East Fissure-fillings at Laili Hill, Fanchang, Anhui, China[J].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2022,61(2):239-255.
Authors:WANG Yuan  HUANG Bai-ting  WANG Yi-s  XU Fan  JIN Chang-zhu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