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公路旁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 |
| |
作者姓名: | 唐樱殷 沈有信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仑,6663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仑,6663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650223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 "典型喀斯特退化山地植被恢复中的自然演替动力研究" |
| |
摘 要: | 公路边缘生境促进外来植物的入侵,土壤种子库作为植被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对未来植被的构成至关重要。研究路旁生境中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对揭示路旁紫茎泽兰种群的补充和更新、探讨公路与入侵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制定紫茎泽兰防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紫茎泽兰入侵的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选择三种不同级别的9条公路的23个取样地点,沿垂直于公路方向设置55条样线,采得374个10 cm?10 cm?10 cm土样。采用温室萌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从公路沿线到邻近景观的储量、影响因子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9条公路旁的土壤中贮藏着丰富的紫茎泽兰种子,其种子库密度变动于3 152~25 225 粒?m-2,占所有有效种子密度的平均比例为48.7%。公路级别、路旁景观类型和海拔对路旁紫茎泽兰种子库密度有显著影响,密度随公路级别的提高而增加;不同路旁景观类型中的种子库密度排序为:稀树林>稀树灌木林>撂荒地和荒坡>森林;海拔1 700~1 900 m范围内的种子库密度最大。不同样线的种子库密度值随垂直于公路的距离变化格局略有不同,平均密度值和平均种子数量占样线总数的比例值都呈单峰变化,在距离公路最近端已经有很高密度,大多数样线的高峰值出现在9 m以内。公路旁已经分布有一个紫茎泽兰种子带,因而提高路旁本地植物的盖度及郁闭度有利于控制紫茎泽兰通过种子更新进一步扩散。
|
关 键 词: | 紫茎泽兰 公路 土壤种子库 分布格局 |
收稿时间: | 2010-05-18 |
修稿时间: | 2010-12-0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