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位性和QTL×环境互作对水稻(Oryza sativa L.)抽穗期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桂富,杨剑,徐海明,朱军.上位性和QTL×环境互作对水稻(Oryza sativa L.)抽穗期的影响[J].遗传学报,2007,34(7).
作者姓名:刘桂富  杨剑  徐海明  朱军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信息研究所,杭州,310029;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
2.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信息研究所,杭州,310029
摘    要:水稻抽穗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品种的地理分布和适应性起到关键性作用。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确定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在育种计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亲本IR64/Azucena的双单倍体(DH)群体在两个种植季节的试验资料,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抽穗期QTL的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4个QTL影响水稻抽穗期,它们分布在除第5和第9条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有8个位点携带单位点效应,5对位点携带双位点互作效应,2个单位点和1对双位点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所有效应值介于1.179~2.549天之间,相应的贡献率为1.04%~4.84%。基于所估算的QTL效应值,本研究预测了两个亲本和两个极端型品系的遗传效应值,并讨论了影响遗传效应值与实际观测值偏差的可能原因,以及研究群体所具有的遗传潜力。对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并进一步证实了上位性和QE互作效应是水稻抽穗期的重要遗传基础。

关 键 词:数量性状位点(QTL)  上位性  QTL与环境互作  抽穗期  水稻(Oryza"sativa"L.)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