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藻结皮形成过程中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的变化情况
引用本文:兰书斌,胡春香,饶本强,吴丽,张德禄,刘永定.人工藻结皮形成过程中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的变化情况[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40(8):751-757.
作者姓名:兰书斌  胡春香  饶本强  吴丽  张德禄  刘永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770395和30870470)资助项目
摘    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对于植物、生物结皮以及一些小型动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库布齐沙漠中各种水分吸收类型进行了调查, 并对人工结皮形成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 结果发现, 在实验区, 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占表土水分吸收量的25.07%~39.83%, 其主要是通过水汽吸附机制进行. 相比之下, 表土从深层土壤吸收的水分更多, 大约占到水分吸收量的60.17%~74.93%. 人工结皮的形成促进了表土水分的吸收, 但吸收水分的增加并非在接种后或结皮形成后立即表现出来, 而是在结皮形成后, 结皮结构有了一定变化后, 表土吸收的水分才出现增加. 实验中表土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在接种15天后出现增加; 表土持水量的增加则出现在接种后第20天. 推测藻丝及其分泌物是结皮增加水分吸收量和保持量的主要贡献者, 而且当藻体经历干燥时期死亡之后, 它们对水分的吸收以及保持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 键 词:荒漠藻  生物结皮  水分吸收  表土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