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变化
引用本文:单玉梅,温超,陈海军,张璞进,晔薷罕,木兰,常虹,孙海莲.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群密度的季节性变化[J].生态科学,2017,36(6):125-129.
作者姓名:单玉梅  温超  陈海军  张璞进  晔薷罕  木兰  常虹  孙海莲
作者单位: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2.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 呼和浩特 0100313.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 着力于探索内蒙古荒漠草原3 种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在不同生长季节随放牧强度变化而呈现出季节性的波动规律。研究对象主要是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songorica)。结果表明: 上述3 种主要植物种群总密度在放牧区均高于对照区; 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枝条总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冷蒿枝条总密度总体逐月降低。整体分析而言, 放牧期间(6-9 月), 短花针茅、冷蒿和无芒隐子草枝条总密度的峰值均出现在HG(或MG), 说明放牧家畜的持续采食及践踏, 导致了植物种群株丛发生破碎而趋向小型化, HG(或MG)由母株破碎而产生的小株丛多, 故株丛总密度相应增加; 另外, 连续放牧致使大多数植株未能进行生殖生长即被采食, 从而促进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和营养生长, 增加了种群密度。

关 键 词: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种群密度  季节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