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李悦 刘颖慧 申卫军 徐霞 田玉强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500和3124-0002);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
| |
摘 要: | 土壤异养呼吸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除受温湿度影响外, 还受其他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 很难利用野外观测数据确定土壤异养呼吸对温湿度变化的响应方程形式, 以及温湿度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该研究在严格控制温湿度的条件下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西北针茅(Stipa sareptana var. krylovii))草原土样进行室内培养实验, 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的正交实验包括5个温度梯度(9、14、22、30、40 ℃)和5个湿度梯度(土壤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分别为20%、40%、60%、80%、100%)。室内培养实验持续71天, 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测定为2天(后期为1周)一次,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测定约为18天一次。研究结果显示: 土壤异养呼吸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 < 0.001)且温度间差异显著(p = 0.001), 呼吸温度敏感性(Q10)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p < 0.001); 呼吸与土壤水分二项式拟合效果较好, 在80% WHC时呼吸速率最大, 且最适湿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显著(p < 0.05), 土壤异养呼吸最适响应方程为lnRh = 0.914 + 0.098T + 0.046M + 0.001TM - 0.002T2 - 0.001M2 (Rh为异养呼吸, T为温度, M为湿度), 这说明加和形式的温湿度响应模型可能优于乘积形式。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异养呼吸的相关性随培养时间发生变化,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异养呼吸无显著相关(培养第20天除外), 原因可能是培养期间微生物死亡或群落结构改变导致微生物总体代谢活性的变化。
|
关 键 词: | 室内培养 土壤异养呼吸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克氏针茅(西北针茅)草原 |
收稿时间: | 2013-07-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