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肠杆菌CMP-唾液酸合成酶最小活性域的研究
引用本文:金春生,金城.大肠杆菌CMP-唾液酸合成酶最小活性域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2,18(6).
作者姓名:金春生  金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攀登计划 
摘    要:比较大肠杆菌与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CMP-唾液酸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大肠杆菌CMP-唾液酸合成酶的保守区域主要位于N-端,其C-末端似乎对其催化活性没有作用。通过PCR方法,对大肠杆菌CMP唾液酸合成酶的C-末端进行了一系列截短,将得到的产物连接至表达载体pET-15b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经IPTG诱导,发现从C-末端截去189个氨基酸酶仍有催化活性,说明大肠杆菌CMP唾液酸合成酶的最小活性域主要集中在N-末端的229个氨基酸。有催化活性的C-端缺失突变合成酶的比活、最适pH及热稳定性发生变化,提示被截去的C-端氨基酸残基虽不直接参与构成酶的催化活性中心,但可影响催化活性域的构象,从而对酶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产生影响。 

关 键 词:唾液酸,  CMP-唾液酸合成酶,  截短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