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孕激素暴露致食蚊鱼形态雄性化的生物学效应
引用本文:范俊杰,黎紫兰,徐少群,何文婷,黎美媚,闫月明,方展强.孕激素暴露致食蚊鱼形态雄性化的生物学效应[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4):31-36.
作者姓名:范俊杰  黎紫兰  徐少群  何文婷  黎美媚  闫月明  方展强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高校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第8期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广东高校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12gczxA004)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孕酮( PRO)暴露对雌性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的形态雄性化生物学效应。方法将性未成熟的雌性食蚊鱼个体分别静水暴露于0.5、5、50和500 nmol/L不同浓度的PRO实验组中,并设置对照组和平行组。持续暴露42 d后观察与测定食蚊鱼的体长、体重、臀鳍第3鳍条和第14,15,16椎肋骨形态雄性化变化等指标,同时观察卵巢发育状况。结果食蚊鱼暴露42 d后,与对照组相比,50和500 nmol/L实验组食蚊鱼的体长( BL)有极显著减少(分别P<0.01);无论是低浓度组还是高浓度组,暴露实验后体重( BW)都有显著性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PRO暴露对食蚊鱼身体健康指数(CF)的影响,只有在5 nmol/L浓度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500 nmol/L浓度处理后,第3臀鳍条分节数(FJ)、长度(FL)和最宽处宽度(FW)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形态雄性化变化明显;其他浓度组则无明显区别(P>0.05);500 nmol/L PRO实验组中,雌性食蚊鱼的第14,15,16椎肋骨的L值、D值和L:D值都出现极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表明形态雄性化变化明显;组织切片观察揭示,暴露组食蚊鱼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I、III时相卵母细胞胞核发生肿胀现象。结论孕激素暴露诱导雌性食蚊鱼形态雄性化的生物效应十分明显。

关 键 词:食蚊鱼  孕激素  雄性化  组织形态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