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杉类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球理论评述
引用本文:杨永,傅德志.松杉类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球理论评述[J].植物分类学报,2001,39(2):169-191.
作者姓名:杨永  傅德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分类与区系特支费KZ951-b1-102
摘    要:系统评述了迄今为止在裸子植物球果类种鳞形态学本质方面存在过的各种观点及研究进展。将 这些观点归纳为7大类:(1)Delpino和Penzig等主张种鳞为叶性器官的叶性说;(2)Sachs和Eichler认为种鳞相当于叶舌的叶舌说;(3)Bessey认为种鳞不过是胚珠合点端增生的结果的独特结构说;(4)Kubart等提出生胚珠构造的假种皮学说;(5)Arber的半枝学说;(6)Dupler的珠被说认为红豆杉类胚珠的肉质化部分为珠被性质的构造;(7)由Schleiden和Braun提出并由Florin等发展的枝性说则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种鳞的枝性本质。关于球果类裸子植物种鳞的性质和来源,本文作者赞同Florin枝性本质的论述;但对该构造现存式样的组成和演化过程,笔者认为该构造是在个体发育中不甚分化的专营生殖的枝性复合构造,由早期裸子植物次级生殖枝及其相关构造经过系统发育变态、融合演化形成。

关 键 词:  align=left>裸子植物  松杉类  种鳞复合体  大孢子叶球理论
修稿时间:1999年12月28

Review on the megastrobilus theories of conifers
YANG Yong,FU De-Zhi.Review on the megastrobilus theories of conifers[J].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2001,39(2):169-191.
Authors:YANG Yong  FU De-Zhi
Abstract:系统评述了迄今为止在裸子植物球果类种鳞形态学本质方面存在过的各种观点及研究进展。将这些观点归纳为7大类:(1) Delpino和 Penzig等主张种鳞为叶性器官的叶性说;(2) Sachs和 Eichler认为种鳞相当于叶舌的叶舌说;(3) Bessey认为种鳞不过是胚珠合点端增生的结果的独特结构说;(4) Kubart等提出生胚珠构造的假种皮学说;(5) Arber的半枝学说;(6) Dupler的珠被说认为红豆杉类胚珠的肉质化部分为珠被性质的构造;(7) 由Schleiden和Braun提出并由Florin等发展的枝性说则以充分的证据论证了种鳞的枝性本质。关于球果类裸子植物种鳞的性质和来源,本文作者赞同Florin枝性本质的论述;但对该构造现存式样的组成和演化过程,笔者认为该构造是在个体发育中不甚分化的专营生殖的枝性复合构造,由早期裸子植物次级生殖枝及其相关构造经过系统发育变态、融合演化形成。
Keywords:Gymnosperms  Conifers  Seed-scale complex  Megastrobilus theor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分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分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