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氨基糖苷-(3)-乙酰转移酶Ⅱ的表达纯化及初步活性
引用本文:王震,陈云波,查长森,邹立林,彭颖,季敬璋,陈秀枢,吕建新,Zhen Wang,Yun-Bo Chen,Chang-Sen Zha,Li-Lin Zou,Ying Peng,Jing-Zhang Ji,Xiu-Shu Chen,Jian-Xin Lü.氨基糖苷-(3)-乙酰转移酶Ⅱ的表达纯化及初步活性[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29(1):81-85.
作者姓名:王震  陈云波  查长森  邹立林  彭颖  季敬璋  陈秀枢  吕建新  Zhen Wang  Yun-Bo Chen  Chang-Sen Zha  Li-Lin Zou  Ying Peng  Jing-Zhang Ji  Xiu-Shu Chen  Jian-Xin Lü
作者单位:[1]温州医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325035 [2]温州医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温州325035 [3]温州医学院微生态学研究所,温州325035
摘    要:用PCR扩增的氨基糖苷-(3)-乙酰转移酶Ⅱaac(3)-Ⅱ]基因构建了能表达较高活性AAC(3)-Ⅱ的重组工程菌,并获取重组AAC(3)-Ⅱ。含pET28a质粒的工程菌转入aac(3)-Ⅱ基因前后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比较,重组菌超声裂解上清液及其纯化的AAC(3)-Ⅱ进行SDS-PAGE和Western印迹电泳鉴定。最低抑菌浓度表明转入aac(3)-Ⅱ基因的工程菌比未转入的工程菌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的提高了256倍,对妥布霉素(tobramycin,TOB)及其奈替米星(netilmicin,NTL)提高了16倍,电泳鉴定表明纯化荻取的是重组AAC(3)-Ⅱ,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kDa,纯度大于95%,纯化后的10μg AAC(3)-Ⅱ,分别在10s内使80μg GEN、30s内使80μg TOB和NTL乙酰化而失去抑菌作用。研究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伴侣的开发研究初步打下基础。

关 键 词: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  最低抑菌浓度  纯化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修稿时间:2006-06-2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