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喹诺酮类耐药株gyrA和parC基因突变的研究
引用本文:杨雪静,曹俊敏,王原.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喹诺酮类耐药株gyrA和parC基因突变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4).
作者姓名:杨雪静  曹俊敏  王原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杭州,31000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E0901)
摘    要:目的 探讨gyrA 、parC基因的改变与纹带棒状杆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试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gyrA和parC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相关片段并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及BlastX分析并观察氨基酸突变位点,用NcoI酶进行PCR-RFLP.结果 37株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4.6%,30株菌发生双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91位Asp突变为Ala),5株菌单点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PCR-RFLP经NcoI酶切后显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产生3个条带.结论 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纹带棒状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gyrA突变引起的,尤以双突变占优势.纹带棒状杆菌不携带parC基因,不编码拓扑异构酶Ⅳ.

关 键 词:纹带棒状杆菌  基因突变

Relationships between gyrA, parC genes and resistance of Corynebacterium striatum to quinolon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