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的保育作用 |
| |
作者姓名: | 王星 宋珂辰 许冬梅 李永康 撒春宁 |
| |
作者单位: |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 银川 75002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05);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项目(NXYLXK2017A01) |
| |
摘 要: | 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人工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柠条林冠下东侧(SE),冠下西侧(SW)及带间(Gap)为研究样地,从群落水平探讨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功能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3种微生境中均鉴定出12种植物,SW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SE以蒙古冰草和中亚白草为优势种,Gap则以蒙古冰草和牛枝子为优势种。(2)与Gap相比,SW和SE植物群落的平均高度分别增加了41.06%和81.75%,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0.88%和38.73%。SW和SE中,禾本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占地上总生物量的67.10%和58.40%,显著高于Gap (P<0.05)。(3)柠条冠层效应使得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但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显著差异(P>0.05),变化范围分别为1.620-1.756、0.701-0.730和0.775-0.878。(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有机碳是影响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解释量分别为42.70%,11.70%和8.80%。研究表明,柠条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具有一定的保育作用,该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柠条冠下微气候及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善为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柠条对草本植物的保育作用对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人工柠条林 草本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保育作用 |
收稿时间: | 2021-07-13 |
修稿时间: | 2022-06-20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