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丹霞山乌冈栎群落研究
引用本文:罗连,林石狮,郝大庆,余意,凡强,汤历,廖文波.广东丹霞山乌冈栎群落研究[J].生态科学,2018,37(4):59-64.
作者姓名:罗连  林石狮  郝大庆  余意  凡强  汤历  廖文波
作者单位:1.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162.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510275
摘    要: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 )植物生长于广东仁化县丹霞山的峭壁上, 是一种适应于干旱、贫瘠环境的重要种群。针对乌冈栎+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枝穗山矾(Symplocos multipes )+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 )群落, 开展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1)群落高6-7 m, 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以乌冈栎、乌饭树占优势, 灌木层高3-4 m,主要有枝穗山矾、狗骨柴等; 草本层稀疏。(2)群落中有种子植物27 科46 属53 种; 群落的种类组成以热带成分主为, 占热带性分布属总数的78.05%; (3)群落的主要优势科为壳斗科(31.28%)、杜鹃花科(17.10%)等, 建群种、优势种为乌冈栎、乌饭树, 重要值分别为87.913 和51.241; 而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84.00%)。(4)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据DBH 起测阶径以上的物种其重要值计算Simpson 指数为0.855, Shannon-Winner 指数为2.354, 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85,Pielou 均匀度指数中的Jsw 为0.741, Jsi 为 0.892, Alatalo 均匀度指数为0.619。(5)频度分析显示A 级占优势且A(54.17%)>B(12.50%)>C(8.33%)>D(4.17%)
关 键 词:广东丹霞山  乌冈栎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