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惠州沙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研究
引用本文:潘鸿,杨扬,唐宇宏.惠州沙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研究[J].生态科学,2018,37(4):154-159.
作者姓名:潘鸿  杨扬  唐宇宏
作者单位:1. 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遵义 5630002.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23. 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 遵义 563000
摘    要:2009 年7 月(丰水期)和12 月(枯水期)分别对沙田水库4 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集。检测出浮游植物58 种(含变种), 隶属7 门8 纲18 目31 科46 属。丰、枯水期均出现的优势种分别为史氏棒胶藻(Rhabdogloea smithii)、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仅在丰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简单棕鞭藻(Ochromonas simplex)、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s)和柯氏并联藻(Quadrigula chodatii); 而枯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水溪绿球藻(Chlorococcum infusionum)。丰、枯水期丰度分别为(8.36±1.37)×105 cell·L-1 和(3.60±1.81)×105 cell·L-1; 生物量分别为1.34±0.55 mm3·L-1 和0.43±0.43 mm3·L-1; 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25-2.75 之间, 丰、枯水期水质分别为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与2000 年结果比较, 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由绿藻型更替为绿硅藻型, 丰度组成由蓝-绿藻型更替为绿-蓝-甲藻型; 清洁水体的优势种消失/减少, 耐污种类优势种增加, 其中绿藻优势种存在向小型、单细胞种类更替的趋势。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演替  沙田水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