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电路理论的滇金丝猴生境景观连通性分析
作者姓名:李慧  李丽  吴巩胜  周跃  李雯雯  梅泽文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野生动植物管理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灾害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神农架金丝猴遗传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2013BAD03B02)
摘    要:景观连通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动植物基因交流的保护以及景观规划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以滇金丝猴活动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路理论建立滇金丝猴栖息地的连接度模型,分析滇金丝猴栖息地间的连通性,对于连通性较好的区域,识别出了重点保护与恢复区域;对于连通性较差的区域,通过电路理论连接度模型确定了影响今后廊道建设的重点保护与恢复区域。结果表明:各区域内部猴群栖息地连通性较好,其中中部地区最优,其次是北部,最差为南部。G3和G4栖息地斑块作为对连接各区域猴群生境斑块起到关键作用的"踏脚石"斑块是今后重点保护与恢复的区域,保护和恢复南部与中部猴群栖息地间"空白区域"的植被对于整个滇金丝猴活动区域的猴群基因交流也尤为重要。方法上,相较于图论得到的单一路径,电路理论得到的多路径更具有现势性。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可为濒危物种保护和区域生态廊道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电路理论  滇金丝猴生境  景观连通性
收稿时间:2017-06-03
修稿时间:2017-12-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