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灌溉量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多枝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会提,曾凡江,张 波,刘 波,李尝君,高欢欢,郭自春.不同灌溉量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多枝柽柳幼苗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2):2521-2528.
作者姓名:王会提  曾凡江  张 波  刘 波  李尝君  高欢欢  郭自春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2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研究站,新疆策勒 848300;3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5 新疆大学 研究生院,乌鲁木齐 83004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316);国家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203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77,30870471)
摘    要:为了探讨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受损柽柳群落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在塔南策勒绿洲外围设置A(不灌溉)、B(适度灌溉)、C(充分灌溉)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于7~10月份考察了各处理柽柳幼苗粗根(>2 mm)和细根(<2 mm)生物量积累、空间分布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柽柳根系生物量积累不断增加,且在生长季末(10月份)增速最大,同时细根占总根重的比例从20.5%上升到29.8%,显著提高了幼苗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2)干旱胁迫(处理A)下柽柳幼苗根系的下扎深度大,但水平根幅的扩展却有限;适度灌溉(处理B)的生物量较处理A大,但小于处理C;根系扎根深度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各指标均处于中间状态;水分条件最好(处理C)时虽然垂直扎根深度小,但水平根幅最大,可以更有效利用浅层土壤资源。(3)柽柳幼苗大量根系集中在0~40 cm的土壤表层,而且水分条件越好,这种集中趋势越明显;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变化,细根的根长密度也有相似变化,但细根的比根长变化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各层土壤微观环境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灌溉对柽柳幼苗根系的生长和分布有显著影响,充分灌溉下柽柳幼苗根系生物量积累最多且空间分布最大,该灌溉量有利于柽柳幼苗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合理分布。

关 键 词:多枝柽柳  根系生长  根系分布  灌溉  绿洲-荒漠过渡带

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Root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eedling of Tamarix ramosissima in Oasis-desert Ecotone
WANG Huiti,ZENG Fanjiang,ZHANG Bo,LIU Bo,LI Shangjun,GAO Huanhuan,GUO Zichun.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Root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eedling of Tamarix ramosissima in Oasis-desert Ecotone[J].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2013,33(12):2521-2528.
Authors:WANG Huiti  ZENG Fanjiang  ZHANG Bo  LIU Bo  LI Shangjun  GAO Huanhuan  GUO Zichun
Abstract:
Keywords: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    root growth  root distribution  irrigation  oasis-desert ecoto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