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右旋氯胺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引用本文:朱 婧,张世平,李 鑫,赵义康,朱利娟.右旋氯胺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19):3633-3637.
作者姓名:朱 婧  张世平  李 鑫  赵义康  朱利娟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JM7121)
摘    要: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使用右旋氯胺酮对BDNF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0、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入5组,损伤组(A组)5 mg/kg右旋氯胺酮组(B组)、10 mg/kg右旋氯胺酮组(C组)和20 mg/kg右旋氯胺酮组(D组),假手术组(S组),每组12只。除S组外,其余4组使用脊髓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于脊髓损伤后4 h按照相应的给药剂量以5 mL/h的速度泵注右旋氯胺酮,S组仅进行手术操作,不损伤脊髓,手术后4h以相同的方法泵注等量的0.9 %氯化钠溶液。脊髓损伤后7、14、21和28天使用BBB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后存活的神经元数量,ELISA法测定BDNF、Trk B、TNF-α、IL-1β、IL-10、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BBB评分升高,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BDNF、TrkB表达显著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IL-13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BBB评分、神经元数量、BDNF、TrkB、炎症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C组、D组大鼠BBB评分升高,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BDNF、TrkB表达增多,促炎因子TNF-α、IL-1β上调,抑炎因子IL-10、IL-13表达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4 h给予10或20 mg/kg右旋氯胺酮可以减轻SCI后神经元损伤,其机制与上调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的表达,增加BDNF含量,从而下调促炎因子IL-1β,TNF-α,上调抑炎因子 IL-10、IL-13有关,在本研究中右旋氯胺酮最佳作用剂量为10 mg/kg。

关 键 词:右旋氯胺酮  脊髓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收稿时间:2021/5/7 0:00:00
修稿时间:2021/5/31 0:00:00

The Effect of Dextro-ketamine on BDNF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