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大兴安岭植被物候时空变化
引用本文:浮媛媛,赵建军,张洪岩,贺红士,郭笑怡.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大兴安岭植被物候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6,27(9):2797-2806.
作者姓名:浮媛媛  赵建军  张洪岩  贺红士  郭笑怡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44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520069JH)、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2412016KJ026,14QIVJJ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272)和吉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启动经费(RB201353)资助
摘    要: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植被物候可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大兴安岭位于我国最北部,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研究该区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对评估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国生态地理区划图,将大兴安岭划分为4个生态研究区域,本文利用GIMMS NDVI 3g遥感数据集分析1982—2012年大兴安岭整体及各生态地理分区植被物候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所有分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均表现为提前趋势,生长季结束日期均表现为推迟趋势.植被物候对气候因子变化敏感,尤其是对气温的敏感程度高于降水,其中,北段山地落叶针叶林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与春季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除南段草原区外,其他3个分区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均与秋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从整体来看,植被物候随海拔、纬度的变化趋势明显.

关 键 词:大兴安岭  GIMMS  NDVI  3g  植被物候  生态地理分区
收稿时间:2016-01-12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