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背散射电子(BSE)研究奥陶纪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
引用本文:张元动,骆天天,茅永强.利用背散射电子(BSE)研究奥陶纪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J].古生物学报,2005,44(1):125-137.
作者姓名:张元动  骆天天  茅永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2-SW-129)、国家科技部973项目(G200007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372007)和德国马普学会资助课题.
摘    要:背散射电子成像 (BackscatteredElectronImaging,简称BSE),是依托扫描电镜的一种电子成像技术,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那些表皮尚存的各类笔石标本,是二次电子成像 (SEM)无法替代的。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它对我国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当前BSE图象显示了许多以往其他途径无法观察到的笔石微细结构,特别是笔石复杂的始端发育特征,结果验证了Psigraptusjacksoni的二分岔式和Rhabdinoporaflabelliformisparabola的四分岔式原始分枝的观点,显示它们都具有最原始的等称笔石式(isograptid type)始端发育型式。此外,BSE图象还显示,底栖固着的树形笔石Airograp tusfurciferus的胞管排列和分枝方式与奥陶纪最早期的漂浮笔石非常相似,表明二者可能存在祖 裔演化关系,或者至少是原始性状上的相似性。

关 键 词:背散射电子(BSE)  笔石  始端发育  分枝方式  繁殖  奥陶纪
修稿时间:2004年8月27日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BRANCHING DIVISIONS OF SOME EARLY AND MIDDLE ORDOVICIAN GRAPTOLITES BASED ON BSE IMAGES
ZHANG Yuan-Dong,LUO Tian-Tian,and MAO Yong-Qiang.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BRANCHING DIVISIONS OF SOME EARLY AND MIDDLE ORDOVICIAN GRAPTOLITES BASED ON BSE IMAGES[J].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2005,44(1):125-137.
Authors:ZHANG Yuan-Dong  LUO Tian-Tian  and MAO Yong-Qiang
Abstract:
Keywords:Backscattered Electron    Graptolites    Proximal development    Branching divisions    Reproduction    Ordovicia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