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
引用本文:韩大勇,杨允菲.松嫩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关系及其解释[J].生物多样性,2014(3).
作者姓名:韩大勇  杨允菲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教育部植被生态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504)
摘    要:物种多度–分布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对其解释尚未有统一的观点,生态幅假说和集合种群动态理论是其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假说。作者以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的代表性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其植物生长型组成和斑块距离,来检验上述两个假说对物种多度–分布关系的解释能力。作者提出以生长型适应指数(growth-form adaption index,GAI)作为生态幅的衡量指标,以最小斑块距离来反映植物的扩散和定居过程。结果表明:在生境尺度上,物种的多度和分布成显著正相关,且多度–分布关系在年际间相对稳定。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与植物生长型密切相关,分布广、多度高的物种以根茎型、直立型或分枝型为主,分布窄、多度低的物种以莲座型或刷状根型为主。GAI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著线性正相关,少数物种的分布广,多数物种的分布窄,直接支持了生态幅假说。最近斑块距离与物种的多度和分布均成显著幂函数负相关,而群落相似性与斑块距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本结果并未直接支持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但扩散过程可能是影响羊草草甸植物群落种多度–分布关系的重要潜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植物群落斑块  生长型适应指数  斑块距离  扩散  生态幅假说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  羊草草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