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目的】为了明确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不同地理种群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制定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及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玻璃瓶药膜法,连续4年监测了采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绿盲蝽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抗性水平及变化动态。【结果】(1)与室内饲养的廊坊敏感品系(Susceptible strain from Langfang,SLF)相比,长江流域棉区江苏南京及安徽滁州种群对2种药剂均未产生明显抗性(<5倍),江苏盐城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3.4~8.5倍)和毒死蜱(3.3~5.8倍)仅有低水平抗性;(2)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安阳、山东滨州及河北沧州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7.1~22倍)、毒死蜱(5.2~20倍)均产生了中低水平抗性。【结论】2011至2014年间,各地理种群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在不同年度之间变异幅度小于3倍,抗性发展比较缓慢。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绿盲蝽田间种群对上述2种药剂敏感性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用药历史和用药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亮  章金明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3,56(5):521-529
【目的】通过研究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杀虫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亚致死效应, 进一步了解农药的杀虫机制, 同时为合理使用农药、 减少农药给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浸叶法测定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 选择茚虫威的3个实验浓度(TI-LC15, TI-LC30和TI-LC50)和高效氯氰菊酯的3个实验浓度(TB-LC15, TB-LC30和TB-LC50)分别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48 h, 记录各虫态存活率和发育历期, 3龄、 4龄幼虫及蛹的重量, 并记录单雌产卵量和成虫寿命; 应用特征年龄 龄期及两性生命表方法, 研究不同处理组小菜蛾后代的生长发育、 存活率以及种群增长。【结果】TI-LC30, TI-LC50, TB-LC15, TB-LC30和TB-LC50处理组各虫态发育历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 3龄、 4龄幼虫和蛹的重量以及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但TI-LC15组小菜蛾3龄和4龄幼虫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LC30, TI-LC50, TB-LC30和TB LC50组小菜蛾后代的总产卵期显著短于相应对照组(P<0.05), 产卵量也都显著降低(P<0.05); TI和TB实验组小菜蛾后代种群内禀增长率rm、 周限增长率λ、 净生殖率R0以及总生殖率GRR都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的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能显著抑制处理当代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并对其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也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刘占才  牛景彦 《四川动物》2012,31(2):245-248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高效氯氰菊酯浓度下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胰脏和肾脏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实验中高效氯氰菊酯浓度设5组,分别为0 μg/L、0.5μg/L、1.0 μg/L、3.0μg/L和5.0 μg/L,每组分别于1d、5d和12 d取样,测定肝胰脏和肾脏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肝胰脏LSZ活性在暴露1d、5d、12 d时,各处理组均显著下降(P <0.05,P <0.01).肾脏LSZ活性在暴露1d、5d时,0.5μg/L、1.0 μg/L和3.0 μg/L组显著上升(P<0.05,P<0.01),5.0 μg/L组显著下降(P<0.01);暴露12d时,0.5μg/L、1.0 μg/L组显著上升(P<0.05),3.0μg/L和5.0 μg/L组显著下降(P<0.05,P<0.01).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肝胰脏和肾脏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琼  唐洁  刘波  陈廷廷  孙擎  张庆 《微生物学报》2019,59(1):157-168
【目的】从长期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的白菜根系土壤分离1株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 3-PBA)降解菌,并探究其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G-04协同作用对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Beta-CP)的降解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为土壤农药残留危害处理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富集驯化、筛选纯化方法,筛选3-PBA降解菌,并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利用Origin 8.0分析3-PBA降解菌与B. licheniformis G-04的生长降解动力学过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估两菌株协同降解Beta-CP的能力及其对受Beta-CP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筛选得到1株3-PBA高效降解菌HA516,48 h对3-PBA (100 mg/L)的降解率达到87.73%,经鉴定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构建了该菌株和B. licheniformis G-04的生长降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拟合;以6.7∶3.3的接种比例先接种B. licheniformis G-04,24 h后再接入A. pittii HA516协同作用,在48 h,Beta-CP (50 mg/L)的降解率达78.37%,较单菌株(B. licheniformisG-04)的降解率(40.47%)提高了37.90%,半衰期从58.39h缩短为24.51h。土壤修复实验表明,第7天协同组对Beta-CP(30mg/kg)的降解率较单菌株提高了33.26%,达到79.27%。【结论】A.pittiiHA516是1株3-PBA高效降解菌,能与B. licheniformis G-04协同增效降解Beta-CP,可作为修复3-PBA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的优良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类助剂(矿物油、高级脂肪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种给药方式(点滴法、浸渍法)对非内吸性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a表皮渗透性的影响。证明对适宜的助剂和给药方式而言,该渗透性在一定范围内与药剂中助剂含量和给药后的时间成正相关。助剂的一些组合对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橄榄星室木虱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力及其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 ,高效氯氰菊酯与吡虫啉按 2 :3的比例复配 ,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共毒系数达到 2 6 7。按此比例配成 5 %的制剂 ,对田间橄榄星室木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5 0 0倍、2 0 0 0倍、2 5 0 0倍药液 1天后的防效达 37.88- 6 5 .14 % ,3天达 70 .19-89.37% ,2 1天达 92 .36 - 10 0 %。  相似文献   
7.
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试虫,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技术,研究了氮酮、噻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等3种渗透剂对高效氯氰菊酯毒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甜菜夜蛾和小菜蛾4龄幼虫对照组和渗透剂处理组间上表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含3.0% N-甲基-2-吡咯烷酮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LD50为0.0074 μg/头、毒力系数为2.0,对高效氯氰菊酯增效作用明显,而对其他两种试虫没有增效作用;氮酮和噻酮对高效氯氰菊酯对3种鳞翅目幼虫毒力均无增效作用。甜菜夜蛾对照组上表皮蜡质层和护蜡层清晰可见,渗透剂处理组上表皮护蜡层有不同程度的消失;而小菜蛾对照组和N-甲基-2-吡咯烷酮处理组上表皮护蜡层没有明显变化,只有氮酮处理组上表皮的护蜡层消失。以上结果提示,渗透剂对上表皮护蜡层的影响不是其对高效氯氰菊酯增效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食源米曲霉菌株对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β-CP)及其必经代谢产物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的降解特性,了解不同菌株的降解共性及差异性,为农副产品和发酵食品的农残减除提供理论基础和食品用安全微生物资源。【方法】以发酵食品为菌源,通过形态学鉴定、ITS测序和菌株产黄曲霉毒素B1 (AFB1)的测定筛选鉴定米曲霉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米曲霉模式菌株RIB40 (保藏编号:ATCC 42149)、米曲霉M4 (保藏编号:CGMCC 11645)和鉴定获得的米曲霉菌株的β-CP和3-PBA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鉴定获得15株不产AFB1的食源米曲霉,17株米曲霉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中振荡培养5d,对50mg/L的β-CP降解率为19.33%-50.29%不等,检测到降解产物3-PBA,对50 mg/L的3-PBA降解率为45.59%-99.67%不等;分别在添加50 mg/Lβ-CP和3-PBA的无机盐培养基(MM)中振荡培养5 d,米曲霉菌株均未生长,对β-CP和3-PBA无降解;在富集培养基(GM)中振荡培养2 d,对100 mg/L的3-PBA转化或降解率为69.28%-99.58%不等,检测到3-苯氧基苄醇(3-PBlc)和羟基-3-苯氧基苯甲酸(HO-3-PBA)。【结论】食源米曲霉具有共代谢降解β-CP和3-PBA的共性,3-PBA为β-CP降解中间产物,米曲霉对3-PBA普遍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在3-PBA降解初期,米曲霉可将其短暂还原生成毒性相对较低的3-PBlc,同时,3-PBA逐渐羟基化生成水溶性更强的HO-3-PBA参与下游降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