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南脆蛇蜥(Dopasia hainanensis Yang, 1983)为杨戎生根据1号来自海南吊罗山的标本命名,其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少有人研究。2018年至2019年间,作者获赠2号来自海南脆蛇蜥模式产地的标本和1号来自脆蛇蜥(D. harti)模式产地的组织样。经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两地样本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很近(仅有4.96%),且形态差异不明显,难以找到典型鉴别特征。本文研究成果支持海南脆蛇蜥和台湾脆蛇蜥(Ophisaurus formosensis)为脆蛇蜥的同物异名,同时认为越南的“海南脆蛇蜥”可能为一未描述的新种或新亚种。鉴于脆蛇蜥种下遗传差异较大,其种下关系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5):532-534
鲜为人知的泰国少脉粗叶木(Lasianthus oligoneurus)经研究与L.constrictus为同种,应归并为后者的异名。此外,Lasianthus constrictus var.latifolius一变种亦无建立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将异枝竹属Metasasa W.T. Lin作为酸竹属Acidosasa C.D.Chu et C.S.Chao ex Keng f.的异名处 理。异枝竹Metasasa carinata W.T. Lin和白环异枝竹 Metasasa albo-farinosa W.T.Lin作为新组合名Aci-dosasa nanunica(McCl.)C.S.Chao et G.Y.Yang,comb.nov.的异名。  相似文献   
4.
5.
马松蒿属(玄参科)的名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发现马松蒿Xizangia serrata Hong与齿叶翅茎草Pterygiella serrata Hand.—Mazz.属于同一种,因此马松蒿及其代表的单型属——马松蒿属Xizangia Hong均应处理为异名。  相似文献   
6.
In this paper, Metasasa W. T. Lin was treated as a new synonym of the genus Acidosasa C. D. Chu et C. S. Chao ex Keng f. A new combination, Acidosasa nanunica (McCl.) C. S. Chao et G. Y. Yang, was given. Metasasa carinata W. T. Lin and Metasasa albo-farinosa W.T. Lin were reduced as synonyms of A. nanunica.  相似文献   
7.
在修订茜草科绣球茜届(DunniaTutch.)过程中,笔者注意到Ridsdale在发表阿萨姆绣球茜(Dunniaassamica(Hook.f.)Ridsd.)新组合时,因忽视了花萼裂片和苞片的区别而将阿萨姆石丁香(HymenopogonassamicusHook.f)错误地转隶绣球茜属,现予以更正,并将其作为新改名的阿萨姆石丁香(Neohymenopogonassamicus(Hook.f.)Bennet)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鲽形目》,本研究近年在中国大陆从东海至南海海域采集到14尾样品,前期鉴定为鲆科(Bothidae)鳒鲆属(Psettina)的丝指鳒鲆(P. filimana Li &Wang, 1982),但同时发现这些样品也具有土佐鳒鲆(P. tosana Amaoka, 1963)的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明确这些样品种名以及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之间的关系。为了准确的鉴定这些样品,本研究采用和模式标本形态特征比较分析以及COI分子条形码K2P遗传距离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首先将采集样品的29个形态特征分别与21或25个丝指鳒鲆或土佐鳒鲆模式标本特征进行了比较,然后比较了两个模式标本的18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土佐鳒鲆原始描述的可数和可量特征均与丝指鳒鲆模式标本及本研究样品的形态特征为重叠或包含关系,描述性状为一致;同时本研究以胸鳍条长度不同这一李思忠(1987)区别两种类的特征为依据,分别选取了胸鳍条突出成丝状2尾和不显著突出成丝状3尾共5尾代表样品进行COI条形码分析,获得的这些序列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 0 ~ 0.004 7,并将这些序列与GenBank上已有的土佐鳒鲆序列进行了比对,K2P遗传距离为0.002 3 ~ 0.007 0。基于Hebert等(2003)提出的种间遗传距离通常大于0.02的物种鉴定标准,本研究的分子结果显示,前期鉴定为丝指鳒鲆的本研究样品与土佐鳒鲆不存在种间差异。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和COI分子条形码结果均支持本研究样品与丝指鳒鲆和土佐鳒鲆为同一物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的优先权原则,丝指鳒鲆应为土佐鳒鲆的次同物异名。土佐鳒鲆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故为新记录种。同时,根据本研究11尾样品的形态特征数据并整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土佐鳒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淡水鱼类柱形病病原菌柱状黄杆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认识我国淡水鱼类烂鳃病的病原以及柱形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实验从发生烂鳃病的病鱼中分离细菌性病原,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是否在含托普霉素的Shieh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黄色假根状菌落,是否产生降解明胶和硫酸软骨素的酶类等特性的鉴定,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证实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所分离的烂鳃病的病原。同时,研究也证实20世纪曾经命名为烂鳃(Gill-rot)病病原的鱼害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 Ko,1975)是柱状黄杆菌的同物异名。利用分离到的16株柱状黄杆菌的16SrDNA序列,以及已经发表的柱状黄杆菌的相关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柱状黄杆菌的菌株聚成3枝,与柱状黄杆菌的三种基因组型(Genomovar)相对应。其中当时命名为鱼害黏球菌的强毒株G4与分别分离自日本和美国的两株聚为一枝。另外两枝包括的菌株较多,它们中的一些菌株来源于相同的鱼类宿主,如鲤形目的种类;但是,这两枝也包括一些特有的株,如从欧洲和美国的鲑形目鱼类上分离的柱状黄杆菌聚为一枝,这一枝还包括我国曾经命名为鱼害黏球菌的G18弱毒株。从我国隶属于鲈形目的鳜鱼和鲟形目的中华鲟上分离到的柱状黄杆菌则聚为另外一枝。作者认为对不同基因组型菌株的致病性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将可能从根本上认识鱼类柱形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0.
确认<中国植物志>42(1)及41卷中的两个异名分别是Chesniella mongolica(Maxim.)P.C.Li(1993)和Tadehagi pseudotriguetrum(DC.)Yang & Huang(May,1995).它们应分别由Chesniellamongolica(Maxim.)Boriss(1964)和Tadehagi pseudotriguetrum(DC.)H.Ohshi(April,1995)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