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甘肃庆阳早更新世马属(奇蹄目,马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的庆阳马新种(Equus qingyangensis sp.nov.)是一种中等大小的真马,生活于早更新世泥河湾期。庆阳马的材料相当丰富,包括大量头骨、颊齿和肢骨化石,标本采自甘肃庆阳巴家嘴。新种胶骨的纤细度小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已知的早期真马,它的原始特征还包括浅的眶前窝、沿鼻骨中缝的深沟、长的上颊齿原尖和深的下颊齿外谷等。庆阳马以中等的尺寸和纤细的肢骨显著区别于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大型而粗壮的三门马(E.sanmeniensis)。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庆阳晚中新世地层的犀牛的骰骨标本,尺寸巨大,超过泥河湾高加索板齿犀(Elasmotherium caucasicum)的平均值。庆阳标本的形态与板齿犀族其他标本相同,很可能属于大型板齿犀类的中华板齿犀。与现生犀牛相比,其骨体与结节的组合形式具有功能上的意义,骨体平面和结节主轴之间的夹角暗示着板齿犀类所占据的生态类型。通过骰骨的形态分析推测,中华板齿犀和更进步的板齿犀类生活在以森林为主的环境,这与之前关于板齿犀类生活环境的推断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庆阳各县(区)1990年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基于元指标理论,构建了庆阳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庆阳各县(区)1990年以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分析。之后根据评价结果,使用重心位移分析法与GIS技术,对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是在逐渐增强,但这种增强的主要拉动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迅速进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这必将最终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全面恶化,目前西峰、庆城等部分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在2005年后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0—2008年,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持续性重心总体上是向南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重心与综合水平重心的波动较大,反映出各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上不均衡、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干扰因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生物学评价结果为“很差”。大沽夹河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干扰因子识别,旨在为清洋河段的生态健康的恢复决策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文献调查与现场考察、观测和采样,获得相关证据。利用备选干扰因子列举、备选干扰因子排除和证据力度分析的识别方法,获得下列结论:(1)清洋河段生态健康损伤的主要干扰因子是径流改变引起的适宜栖息地丧失、营养过剩引起的总氨增加、营养过剩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和径流改变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次要干扰因子是TSS增加引起的藻类适度生长和TSS增加引起的沉积增加。(2)调控过闸、过坝径流,使河道径流量及其变化贴近自然过程,对入河污水进行预处理,降低NH3-N和悬浮物含量,是恢复清洋河段生态健康的主要对策。(3)今后,应重视发展干扰因子识别过程中的定量技术,增强识别过程的客观性,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干扰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