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磊  熊英  李军  马俊文  陈申思 《生物磁学》2013,(35):6904-6906
目的:探讨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胃癌病人74例进行分析,均为原位癌或仅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生存时间为标准,对病人手术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选74例病人术后3周测得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83+表达频数平均值(7.32+1.88脚,以表达频数中位数7.32%为标准将74例病人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两组,每组37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108周-413周,平均生存时间(207+227)周,其中高值组平均生存时间(247+121)周,低值组平均生存时间(118+54)周,两组生存时间具有明显差别(P〈O.05)。结论:胃癌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CD83+的表达对接受手术病人预后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判断病人预后的参考依据,对预后不良者加以对症及时干预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包括过氧化氢(Hzoz)在内的活性氧通过引起细胞内钙的变化而造成细胞损伤。然而,不同浓度的H202可以导致细胞内不同的钙变化,并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细胞内钙振荡是其中的一种钙信号变化形式,钙振荡可以调控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该研究探讨可以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内钙振苏发生的H2o2浓度。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采取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_2标记细胞。并使用离子成像系统,观测不同浓度的H:0:(0~1000μmol/L)作用下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低于50μmol/L的H202仅仅引起“钙火花”;50~500μmol/L的H202导致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而1000μmol/L的H202引起细胞内持续的高钙;同时也证实150μmol/L的H202诱发明显的钙振荡,而钙振荡随后引起了NF—KB活性的升高。该研究提示,适当浓度的H:0:可以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推测可能是活性氧导致慢性气道炎症损伤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SHIVKU一1静脉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感染特点及进展规律。方法两只健康中国恒河猴,静脉感染SHIVKU-1病毒,定期采样检测血浆病毒载量、CD4+/CD8+比值、CD4+T细胞绝对数变化和血清中抗SHIVKU-1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多色流式技术分析外周血、腹股沟淋巴结和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CD4+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只实验猴成功感染SHIVKU-1病毒,一直到感染后3个月均保持稳定水平的病毒载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下降明显,CD4+/CD8+T细胞比值严重倒置。CD4+Tcm细胞比例在经历了感染早期的下降后,大幅升高,尤其是外周血和淋巴结。CD4+Tem则在粘膜固有层中增加明显。结论SHIVKU.1静脉途径成功感染了中国恒河猴,为SHIV/中国恒河猴疾病及评价模型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今后使用此模型评价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楼皂甙Ⅱ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20例LN病人随机分为四组:LN对照组(n=5)、重楼干预组1(n=5,接种细胞数为1×105/1.5ml/孔)、重楼干预组2(n=5,接种细胞数为2×105/1.5ml/孔)、重楼干预组3(n=5,接种细胞数为5×105/1.5ml/孔)。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25+Treg。重楼干预组予重楼皂甙Ⅱ干预,正常对照组和LN对照组不予处理,各组培养72h。取各组上清,用ELISA分别检测IL-10和TGF-β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TGF-β和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N对照组比较,重楼皂甙Ⅱ干预后各组TGF-β和IL-10的水平升高(P〈0.05)。重楼干预组之间比较,重楼干预组2的TGF-β和IL-10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而重楼干预组1和3的TGF-β和IL-10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楼皂甙Ⅱ可上调LN患者TGF-β和IL-10的水平,上调的幅度受接种细胞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感染后期传代过程中病毒和宿主的变化特点,并分析env基因的序列变异。方法将感染中国恒河猴G0401V后期(5年)的SHIV-XJ02170病毒垂直传代2只猴(G0401V→G0402V→0403V),同时,剔除G0401V猴CD8+T细胞使潜伏的病毒大量复制后传代1只猴(G0401V→G0404V),应用流式细胞术、病毒载量测定、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病毒在猴体内长期适应后的病毒和免疫学指标及序列变异特点。结果 G0401V在感染后期仍能稳定传代,且表现出毒力增强的特点。其传代猴G0402V在传代后41 d死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衰竭,仅为43个/mL,符合艾滋病感染猴快速进展型的特征。剔除体内CD8+T细胞之后的传代猴G0404V的表现类似G0401V,即长期低水平的病毒血症水平。env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HIV-XJ02170在G0401V体内长期适应后发生了可遗传的序列变异,并引起糖基化位点的改变。结论 SHIV-XJ02170在猴体长期适应后的传代过程中表现出向强毒株过渡的特征,为进行SHIV-XJ0217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PC12细胞活性;Hoechst33258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检测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MPP+(300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24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降低(53.3±3.4%)(P〈0.01);细胞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呈致密浓染。TSG(1,5,10μmol/L)预处理24h后,细胞存活率增加(60.8±1.9%),(70.1±1.8%)(P〈0.01),(81.2±1.9%)(P〈0.01);细胞核凝聚明显减少,且具有量一效关系。另外,MPP+可使PC12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细胞浆中IκBα蛋白表达降低;与MPP+处理组细胞相比,TSG预处理后,PC12细胞核中高表达的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细胞浆中低表达的IκBα蛋白水平升高。结论:TSG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的体外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模型,分别作以下处理:(1)空白对照组;(2)环孢素(CsA)组(50ng/m1);(3)低浓度SIN组(10μmol/1);(4)中浓度SIN组(200μmol/1);(5)高浓度SIN组(1000μmol/1)。分别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浓度SIN组、中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存在差异(F=1444.228,P=0.000);(2)FC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中浓度SIN组、高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55,P=0.000);(3)经SIN处理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r=-0.836,P=0.005)。结论SIN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中医按摩的电刺激仪器——将产生的电刺激信号通过中医的按摩手法给患者按摩。方法研究采用STC89C58RD+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采用LCD点阵液晶显示作为可视化的提示工具,采用4*4矩阵键盘作为输入控制接口,采用变压器作为电刺激信号升压器件。结果研究实现了预期目标,用户可通过LCD提示输入控制点刺激信号强度的按键,单片机处理后输出相应的脉冲波形,进而触发生成用于按摩的电刺激信号。结论对51单片机开发应用,实现了输入不同的频率信息,产生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信号,使人感觉不同程度的麻刺激,能够用于治疗和保健。  相似文献   
9.
以大麦品种‘花30’作为供试材料,比较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平阳霉素处理小孢子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离体穗和干种子,对300mg·L-1NaCl胁迫培养下游离小孢子的愈伤组织产量和愈伤组织在0.3%NaCl胁迫筛选下的绿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离体小孢子和60Co γ-射线辐照千种子的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产量明显优于平阳霉素处理小孢子和60Co γ-射线辐照离体穗。以16份源于种子辐照处理的再生植株自交一代种子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在0.3%NaCl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以及植株的分蘖数、株高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花30’发芽率为0,供试的16份耐盐变异体中,有14份材料在NaCl胁迫下的发芽率优于‘花30’,鉴定出4份耐盐性明显优于‘花30’的变异体材料。选择耐盐变异体作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变异体中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NHXl、NHX2和NHX3和编码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两个同工酶基因曰肋,和BBD2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量,结果表明变异体耐盐性的提高与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新合成的小分子吡啶锰配合物Adpa-Mn(III)([(Adpa)Mn(μ2-O)2Mn(Adpa)]PF6.8H2O(Adpa=bis(2-pyridylmethyl)amino-2-propionic acid))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索其抗肿瘤的机制。MTT分析Adpa-Mn(III)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活细胞工作站观察GFP荧光标记组蛋白HeLa细胞的细胞核形态,MDC染色以及GFP-LC3质粒转染,探讨细胞死亡的方式;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Fluo-3-AM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中Ca^2+和ROS的含量。结果发现,Adpa-Mn(III)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活性;给药后细胞核出现固缩、片段化;自噬小泡增多,GFP-LC3荧光强度增强;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Ca^2+发生超载,ROS含量升高。由此,Adpa-Mn(III)可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其机制与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增加ROS生成及诱导细胞的死亡有关,同时胞内Ca^2+超载也参与了该作用。这些数据显示,Adpa-Mn(III)具有成为抗肿瘤先导金属配合物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