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讨韩江下游潮州江段野生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鱼体化学组成随生长变化的规律,2010年6月于韩江下游潮州江段采集鲮鱼22尾,年龄0~3龄,分为4个年龄组,其体长102~201 mm,体重(W)24.19~228.17 g,分别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结果 表明,鲮鱼含水量(WAT)、...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珠富集法对已建立的生长较快的西江段野生浅色鲮群体的极大、极小群体各31尾基因组DNA进行了微卫星序列的筛选,128个阳性克隆成功测序93个,其中80个为的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完美型占85%,非完美型占6.25%,混合型占8.75%。利用微卫星序列合成了23对微卫星引物,扩增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为1~10个,扩增片段大小为92~283bp,其中14对引物扩增条带清晰,为中度或高度多态位点,极大、极小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0784、3.2079和0.5675、0.5974,反映出2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高度多态性引物4的位点b,片段大小为119bp,在极大群体中出现频率为61.3%,在极小群体占22.6%,出现频率极大群体高于极小群体近3倍,初步可作为候选差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鲻和鲮鳃丝的扫描电镜比较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鲻(Mugil cephalus)和鲮(Cirrhina molitorella)的鳃丝表面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鲻鳃丝杆状部比鲮粗.鲻鳃小片高度比鲮低;两者鳃丝表面分泌孔洞口径和密度不同;鲻和鲮细胞外被不同,鲻细胞外被稀疏,鲮的则致密复杂;鳃小片细胞和鳃丝表皮细胞的表面形态存在差异,文章还描述了鳃丝表皮形态特异的细胞。  相似文献   
4.
鲮鱼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正交方法配制18种试验饲料,测其各营养素对鲮鱼的生长比速、肥满度及体蛋白质增重率作用的大小为:蛋白质>糖>混合无机盐>脂肪,其中蛋白质(P<0.005)和糖(除肥满度外,P<0.025)为主要的营养素;脂肪和混合无机盐,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作用并不明显(P>0.05)。每100克鱼(湿重),每日的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为:蛋白质0.70—0.80克、糖0.50克、脂肪0.10克,以及饲料中含14%的混合无机盐和17%的纤维素。虽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与营养素脂肪的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显著地受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分别为P<0.025和P<0.01)。体脂肪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高;水份则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体脂肪(Y)与水份(X)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Y=60.3063-0.7643X。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占鱼体重的78.33±0.25%。用无蛋白饲料饲养试验的结果,鲮鱼的体氮维持量为:14毫克氮/100克鱼(湿重)/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东贺江暴发了由等足类寄生虫引起的严重的鱼类外寄生虫病,给当地网箱养殖和野生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虫体的口器、触角、腹肢等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等足目(Isopoda)、扇肢亚目(Flabellifera)、纺锤水虱科(Aegid ae)、海弯水虱属(Alitropus)的典型海弯水虱(Alitropus typus).为了弄清典型海弯水虱对贺江内野生鱼类资源的危害及其种群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作者从2006年5月份到2 007年4月份,用刺网定时定点捕获野生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检查典型海弯水虱的寄生状况.结果发现:典型海弯水虱对鲮鱼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均从20 06年5月份开始上升,至7月份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于次年的2月份达到最低点,从3月份开始有所回升.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在不同月份及不同体长鲮鱼中均为聚集性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着平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在鲮鱼中的感染参数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宿主的体长无明显的相关性.周年种群结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 典型海弯水虱 1年只繁殖1次,繁殖受水温的影响,6、7月份是其繁殖高峰期 [动物学报 5 4(3):407-415,2008].  相似文献   
6.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鲮(Cirrhina molitorella)肝线粒体膜的DPH荧光偏振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膜的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在36—38℃之间存在相变。但在鲢鱼线粒体膜同时还具有一个“动力学折点”,在鲮鱼不具有这一特性。结果分析表明,鲢、鲮线粒体膜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其温度适应的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以细菌胞外蛋白酶酶解低值蛋白资源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及挖掘新型蛋白酶,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对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SHK1-2进行发酵产酶,获得胞外蛋白酶粗酶液用于酶解热水法提取的鲮鱼胶原蛋白,通过超滤、sephadex LH-20分子筛层析获得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5.6%±7%)、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及DNA氧化损伤抑制活性的小分子肽,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该活性肽分子量为776.2 Da,预测氨基酸序列为Thr-Ala-Gly-His-Pro-Gly-Thr-His。ORAC检测验证了人工合成的多肽同样具有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细菌胞外蛋白酶在低值资源高值化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于新型蛋白酶及其应用的挖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Microsatellite marker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genetic studies on fishery species because of their high applicability in selective breeding programs.Here we re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mud carp(Cirrhina molitorella).An (CA)15 enriched library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mud carp,using the magnetic beads enrichment procedure.Sequence analysis of 60randomly picked positive colonies indicate that 56 (93.3%) of the colonies contain microsatellites.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was as-sessed using 10 mud carp individuals,and 12 microsatellite loci turned out to be polymorphic.We utilized these loci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 wild population (WM) and a cultured population (CM) of the mud carp.A total of 109 alleles were detected with an average of 9.08 alleles per locus.The mean value of 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of WM and CM was 0.6361 and 0.6417,respectively,an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M was not observed.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was 0.1546 and the value of Gsr was 0.0473.Thi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a sligh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WM and CM.  相似文献   
9.
鲮鱼的微卫星位点筛选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飞  叶卫  叶富良 《动物学研究》2007,28(2):119-125
利用鲤科鱼类微卫星引物在鲮鱼中进行扩增,结果在24对引物中,13对引物能成功扩增,且在鲮鱼中的扩增产物表现稳定,其中11对有较高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2—7个之间,扩增的条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随后利用筛选的微卫星座位对鲮鱼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鲮鱼野生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5.2个;观测杂合度在0.25与0.8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是0.61±0.2 ,平均期望杂合度(He)是0.8±0.09 ;群体座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2±0.1。相比之下,养殖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都低于野生群体,分别是0.59±0.2、0.75±0.1。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7774、遗传距离为0.2518。研究表明用其他鱼类分离出的微卫星引物可以快速筛选到适用于鲮鱼遗传分析的微卫星座位。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护肤品暴露对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的毒性效应,为护肤品的安全使用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配置不同浓度(0 g·L^-1、0.5 g·L^-1、0.75 g·L^-1、1.00 g·L^-1)的护肤品暴露鲮48h,在暴露时间为0、6 h、12 h、24 h、36 h、48 h时,测定鲮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谷肮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观察并记录鲮的死亡情况,计算三种护肤品对鲮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三种护肤品的暴露浓度为1.00 g·L^-1时,SOD酶和GST酶活性达到最大;三种酶活性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护肤品B、C暴露48h时,GSH酶被抑制;护肤品A、B、C 48h的LC50分别为807 mg·L^-1、973 mg·L^-1和1147 mg·L^-1。护肤品A、护肤品B和护肤品C的毒性分别为中毒物质,中毒物质和低毒物质,中高价位的护肤品对鲮的伤害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