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Ar+激光、Nd:YAG激光辐照亚心形扁藻生物学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r^+激光(488 nm,照射时间分别为10 min、20 min、30 min)、Nd:YAG(1064 nm,照射时间为1 min、2 min、3 min)辐照扁藻,通过细胞计数以及扫描色素的吸收光谱研究激光辐照扁藻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色素吸收峰的激光可以产生激光生物效应;不同波长,不同剂量的激光辐照扁藻可以表现出相类似的生物效应;Ar+辐照20 min、Nd:YAG辐照2 min可以刺激扁藻生长,明显提高色素吸收光密度值,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文中对不同激光辐照扁藻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受体酵母菌的低能氩离子注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剂量的低能Ar 注入酿酒酵母Ke-y,筛选出了一种较好的菌体保护液,获得了一系列Ar 注入参数。在该研究体系内,Ar 最佳注入剂量分别为9 0×1015 ions/cm2 或13 5×1015 ions/cm2(适于IBB Device 1 型离子注入机)和1 0×1016ions/cm2 或1 4×1016 ions/cm2(适于LZD1000型离子注入机),为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组DNA在酵母菌Ke-y中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氩离子(Ar )注入介导蓝麻黄基因组DNA在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中随机转化,转化后的酵母菌经BTB指示性辅助筛选、斜面传代、液体培养、铜铬盐定性检识和RP-HPLC定量检测,获得了遗传稳定的以葡萄糖为碳源、NaNO3为氮源生物合成麻黄碱和(或)伪麻黄碱的重组酵母菌3株。液体培养72h,RP-HPLC测试胞外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1.87mg/L和4.11mg/L;胞内伪麻黄碱最高含量为294.86mg/g干细胞,胞内麻黄碱未检出。分析了Ar 注入介导蓝麻黄基因组DNA在酵母菌中的遗传转化效率,探讨了麻黄基因组DNA大分子的完整性对其在酵母菌中遗传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激发波长的人体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激发波长分别为457.9 nm,476.5 nm,488.0 nm,501.7 nm和514.5 nm光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并对这些光谱的特征和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nm~750 nm的波长范围内,518 nm和640 nm附近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荧光峰;590 nm处有一个非常弱的峰。它们可能主要来自于血清中胆红素,核黄素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锌卟啉及原卟啉IX等的贡献。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利用氩离子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光谱诊断研究选择最佳激发波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60)Co-γ射线辐照和Ar~+离子束注入分别处理2个小麦品种皖麦19和丰华8903的干种子,在M_2代的抽穗期接种赤霉菌进行抗赤霉病突变体筛选,获得了两个抗病性明显提高的突变株.通过SSR分子鉴定表明,皖麦19的突变株其突变发生在Xgwm261、Xgwm493、Xwmc41和Xgwm212等4个基因座位,突变位点分别位于2D、3B、5A和5D染色体上;丰华8903的突变株其突变发生在Xgwm493、Xbarc164、Xgwm161、Xgwm312、Xgwm156和Xgwm427等6个基因座位上,突变位点分别位于3B、2A和5A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
低能氩离子注入对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低能氩离子注入对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甜瓜种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离子注入后伽师瓜、皇后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在5×1016Ar /cm2、4×1016Ar /cm2剂量时酶活性最大,之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似,分别在6×1016Ar /cm2、4×1016Ar /cm2剂量时酶活性最大。抗坏血酸和类黄酮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说明离子注入能诱导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
离子束介导甘蓝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0 keV的Ar+离子束在1.5×1017 ions/cm2的注入剂量下介导外源甘蓝全DNA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菜,在94株转化当代植株中,有6株表型产生变异。以其中的一株(T-5)作为研究对象,用8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该株和其子代变异株基因组作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分析,引物S176 在T-5和其变异子代T-5-2中扩增出了相同分子量的变异新条带T-5S176-620。T-5S176-620的碱基序列和拟南芥菜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不属于拟南芥菜基因组,Southern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来自供体甘蓝基因组。但是,根据T-5S176-620序列设计的引物不能从甘蓝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长度的DNA片段,结合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特点和过程,探讨了其中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