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旌节花科植物上的二个小煤炱科新种。它们是(1)旌节花附丝壳(Appendiculella stachyuri Y.X.Hu et B.Song sp.nov.);(2)旌节花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stachyuri Y.S.Ouyang et B.Song sp.nov.)。旌节花科分布于东亚,是小煤炱菌寄主的世界新记录。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模式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GDIM)。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 von Hoehnel两个新种。它们是:蕈树附丝壳Appendiculella altingiae Y.X.Hu et B.Song、武夷附丝壳Appendiculella wuyiensis Y.X.Hu eL B.Song。新种附有拉丁文、中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4.
张方  陈潘  赵书仪 《动物学研究》2013,34(3):196-203
为了解同域分布的两种无尾两栖类动物武夷湍蛙(Amolops wuyiensis)和凹耳蛙(Odorrana tormotus)在高噪音环境下的求偶鸣声特征及其适应策略,该研究利用超声录音设备录制并分析了繁殖季节武夷湍蛙和凹耳蛙雄性个体在同一噪音环境下的求偶鸣声。结果显示,繁殖期武夷湍蛙在不同时段均能发出3~6个音节数不等的单一鸣声,每个音节由2~10个声脉冲组成,鸣声平均持续时间为2198.20ms,主频为2231.90Hz,信噪声强差为33.00dB,且鸣声不含超声组分,不具备超声通讯的基础。凹耳蛙在每天的18:00—21:00有集中鸣叫行为,鸣声平均持续时间为331.80ms,主频为6665.50Hz,信噪声强差为37.00dB,且鸣声谐波包含超声组分,与前人描述一致。经进一步分析发现,武夷湍蛙和凹耳蛙的鸣声主频和声强均高于背景噪音,噪音不会对其鸣声产生掩蔽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得知,武夷湍蛙鸣声主频率<凹耳蛙,推测其声信号传播距离相对后者更远,该蛙在噪音环境下有可能通过调整自身的发声策略(即采用多音节鸣叫声、增加鸣叫时长和鸣叫频次等)来完成种内通讯,并通过改变鸣声时长来体现雄性自身的品质,以便提高对雌性的吸引力。而相同噪音环境下的凹耳蛙则可能采用较为节约能量的方式提高声信号频率的通讯策略,完成种内竞争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应用七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武夷湍蛙胃肠道7个部位内分泌细胞的局部分布、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武夷湍蛙胃肠道中鉴别出四种内分泌细胞,即:5-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和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P-物质、胰岛素和胰多肽免疫反应细胞未见。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是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其在胃肠道各段均有分布,但在各段分布密度不同。生长抑制素免疫反应细胞分布于贲门至十二指肠的胃肠道各段。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局限分布于幽门和十二指肠部位。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仅在胃幽门部位有分布。在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具有最多种类型内分泌细胞分布的部位是幽门,同时胃肠道内各种内分泌细胞在此部位也显示出最高的分布密度。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梭形、锥形和不规则形。胃部多数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胃腺中,肠道中多数细胞则分布于上皮细胞间,少数分布于固有膜。本研究显示武夷湍蛙与其他两栖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在分布模式上存在一定共同特征并具其独特性,以上结果提示其与武夷湍蛙消化生理学相关,和其胃肠道的调节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武夷山白粉菌的2个新分类单位,即寄生于短尾鹅耳枥的新属新种武夷顶叉钩丝壳(Furcouncinula wuyiensis Chen et Gao gen.et sp.nov.)和寄生于清风藤的新种清风藤球针壳(Phyllactinia sabiae Chen et Gao sp.nov.)。武夷顶叉钩丝壳由于其附属丝的独特形态,与已知的白粉菌科各属均显著不同,故建立为新属。新属、新种均有汉文及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长喙毛茛泽泻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育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Stapf)及3个对照种冠果草[Sagitariaguayanensisssplappula(DDon)Bogin]、武夷慈姑(SwuyiensisJKChenetal)、矮慈姑(SpygmaeaMiq)共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自花受精和以营养繁殖为主的长喙毛茛泽泻维持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064和0104。以自花受精为主的冠果草遗传多样性更低,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039和0067。异体繁育但以营养繁殖为主的武夷慈姑遗传多样性比长喙毛茛泽泻的高,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111和0183。以异体繁育为主和营养繁殖的矮慈姑遗传多样性在这4个种中最高,其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是0155和0269。4个种的内繁育系数F值全为负值。冠果草、长喙毛茛泽泻、武夷慈姑直至矮慈姑,其异交程度从几乎为零逐渐递增,而其遗传多样性指标也相应地增高。长喙毛茛泽泻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冠果草但冠果草并不濒危,因此遗传多样性较低并不是濒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广东小光壳炱属和附丝壳属18个分类单位,其中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16个,杨桐树生小光壳炱Asterldlella adinandricola H.Hu、艾纳香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blumeicola H.Hu、黄杞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engelhardtiicola H.Hu、泡花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meliosmicola H.Hu和银鹊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tapisciicola H.Hu为新种,11个我国新纪录种;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 2个,嘉赐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caseariicola H.Hu和黄杞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engelhardtiicola H.Hu新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vonHoehnel5个种。其中野桐附丝壳AppendiculellamallotiB.SongetY.X.Hu为新种,其余4个种为我国大陆的初次报道。新种有拉丁文、中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所有标本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