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198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植物精细胞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概况,并评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3.
贝壳历来是生物工程和材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贝壳中的贝壳基质蛋白质在贝壳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Whirlin类蛋白质(Whirlin-like protein,WLP)是一种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中鉴定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含有PDZ(postsynaptic density/Discs large/Zonula occludens)结构域,而该结构域对贝壳生物矿化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为深入了解WLP在贝壳形成中对碳酸钙晶体的影响,在序列分析基础上,采用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获得其重组表达产物后,开展了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形貌及晶型的影响研究,结晶速度抑制以及碳酸钙晶体结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组WLP能诱导文石型碳酸钙晶体的形貌和方解石型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发生改变;同时重组WLP对碳酸钙晶体具有结合作用,且能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上述结果表明,WLP对贝壳的形成及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并可能在贝壳肌棱柱层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32P标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感染Vero细胞,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核酸内切酶BamHI酶切,电泳结果2个型别的病毒DNA的电泳图谱均不相同。用非同位素标记的疱疹病毒感染细胞DNA酶切,电泳与32P-标记的病毒DNA图谱相比较,显示相同的结果。实验表明简单受染细胞DNA进行核酸酶切及电泳可用来进行疱疹病毒的分型。实验说明选择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7.
8.
9.
10.
拉氏拟鱼腥藻的个体发育及其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现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 个体发育可分四个时期:(I)幼体期;(II)增长期;(III)异形胞形成期;(IV)休眠孢子形成期。 其中(III)曾被定名为拉氏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raciborskii Wolosz.,(IV)曾被定名为中华尖头藻Raphidiopsis sinensis Jao和弯曲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 Frit,根据实验与观察,我们认为三者为同一种的不同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