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树新品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 个月龄的NL-80106 杨(Populusdeltoides×P. sim onii)无菌苗叶片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纯化后其原生质体产量为4×107/g fr.w t. 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2,4-D 2 m g/L、NAA 0.5 m g/L和KT 0.5 m g/L的KM8p 和M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渗透势为0.40 m ol/L的KM8p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培养第5 天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0 d 的分裂频率为4.5% ,12 周内可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 NL-80106杨叶肉原生质体在富含有机氮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小愈伤组织在gelrite 固化的NLZ1 培养基上增殖生长,3 周后形成4—6 m m 结构紧密的鲜红色愈伤组织,转至NLF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100% . 待芽伸长到3 cm 时,从基部切下转至1/2 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黑杨(Populus xiaohei T.S.Hwang ex C.Wang et Tung)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经14年的生长观察,发现花粉植株间表现出明显分离。选出19个株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材积生长差异显著。可从中选出优良株系加以利用,并提出杨树单倍体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渍化是阻碍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杨树(Populus spp.)是中国主要的人工林树种, 探究盐胁迫下植物的碳氮代谢特征与抗盐胁迫能力, 将有助于杨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利用美洲黑杨(P. deltoides)和青杨(P. cathayana)两个物种, 采用去叶与不去叶处理, 在盐胁迫下研究两种杨树的抗逆性差异。研究发现, 盐胁迫下美洲黑杨的总生物量和光合能力均显著高于青杨。盐胁迫与去叶处理导致美洲黑杨叶绿素浓度和光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显著高于青杨, 表明去叶对美洲黑杨影响较小, 但是加重了盐对青杨的毒害作用。美洲黑杨茎叶Na+浓度显著低于青杨, 表明美洲黑杨能够有效地限制Na+向地上部分运输。在盐胁迫条件下, 美洲黑杨茎和根比青杨能够维持更高浓度的淀粉、可溶性糖以及蔗糖, 前者较高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促进了光合产物向淀粉转换, 保证植物有充足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来参与渗透调节和维持其他生命活动, 而去叶使得青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严重不足, 受盐胁迫影响更严重。盐胁迫下, 青杨分布在脂溶性蛋白(膜系统相关蛋白质)的氮浓度显著下降, 而NH4+、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与脯氨酸浓度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证明,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转化和分配是植物抗逆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尹增芳  樊汝汶 《植物学报》2006,23(3):262-268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s)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用材树种, 在我国多用作胶合板和纸浆原料, 其速生性的特点也很早为人们所认识。众所周知, 树木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具有内在的节律性, 与此同时维管组织的细胞内含物也会发生动态变化。利用电镜技术及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了美洲黑杨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以及细胞内含物分布的变化, 发现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具有内在节律性, 在年周期中表现为分化期和休眠期交替出现; 次生韧皮部与次生木质部交替分化形成。在维管组织发育过程中, 早期蛋白质和脂类物质首先减少, 然后淀粉粒解体消失, 发育期内维管组织的蛋白质、脂类和淀粉的积累最少, 休眠期内维管组织细胞内最早出现淀粉的积累, 然后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积累大大增加。杨树维管组织发育过程的内在节律性与细胞内含物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温室中通过严格控水的方法,对4个不同水分处理下,12个黑杨杂交无性系间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δ^13C和光合参数(Gs、Tr、Pn、WUEL,Cj、Pmax、LSP、Ce)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无性系间WUEL和δ^13C差异与光合参数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δ^13C和Gs、Tr、Pn、WUEL、Cj差异极显著。随水分胁迫的加剧,δ^13C和WUEL增加,而Gs、Tr、Pn、Cj减少。同一水分处理下无性系间WUEL和δ^13C差异显著,Gs、Tr、Pn、WUEj、Cj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问WUEL和δ^13C的差异在4个水分处理下表现出一致性.即WUEL最优的是J2,其次为J6、J7、J8、J9,同时这些无性系的δ^13C较高。Gs是影响WUEj的关键因子,Gs低的无性系WUEj高。J2、J6、J7、J8、J9的净光合速率(Ps)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j)虽不是最高,但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大,光饱和点(LSP)高,羧化效率(Ce)大,光合能力强。无性系间δ^13C和WUEL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Gs和光合能力,J2、J6、J7、J8、J9都具有Gs低和光合能力强的特点。各水分处理下δ^13C与WUEL,均呈正相关,但由于水分引起的δ^13C差异远大于无性系间的差异,因此二者的相关性仅在充分供水条件下表现较好.相关系数为0.7077。  相似文献   
6.
转几丁质酶基因黑杨的获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1黑杨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 ,对传统的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改进 ,用来自于菜豆的几丁质酶基因 (CH5B)进行转化 ,经PCR和PCR Southern杂交鉴定 ,证实CH5B基因已整合入G1黑杨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体吸附法提取黑杨萎蔫叶片的挥发性气味物质,用二氯甲烷做萃取剂,气相色谱_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萃取到的气味物质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共得到19个峰,鉴定出结构的有16个峰,未鉴明的3个峰;主要组分为4号峰的(Z)_3_己烯醇,相对含量为28.71%,其次为14号峰的邻羟基苯甲醛,相对含量为10.35%。气体吸附法共分离到20个峰,鉴定出结构的有17个峰;主要组分分别为6、7、8号峰的(E)_2_己烯醛、(Z)_3_己烯醇、(E)_2_己烯醇,相对含量分别为20.78%、29.12%、29.22%。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相同组分为9种,相似性为46.15%。  相似文献   
8.
9.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s)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用材树种,在我国多用作胶合板和纸浆原料,其速生性的特点也很早为人们所认识。众所周知,树木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具有内在的节律性,与此同时维管组织的细胞内含物也会发生动态变化。利用电镜技术及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美洲黑杨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以及细胞内含物分布的变化,发现次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具有内在节律性,在年周期中表现为分化期和休眠期交替出现,次生韧皮部与次生木质部交替分化形成。在维管组织发育过程中,早期蛋白质和脂类物质首先减少,然后淀粉粒解体消失,发育期内维管组织的蛋白质、脂类和淀粉的积累最少,休眠期内维管组织细胞内最早出现淀粉的积累,然后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积累大大增加。杨树维管组织发育过程的内在节律性与细胞内含物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方杰  赵博光  杨振德  朱麟 《昆虫知识》2011,48(1):132-135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 L.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不同的无性系影响分月扇舟蛾幼虫体重、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抗性较强的89-3号无性系对幼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幼虫取食后,其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在第2天有显著下降,但随后表现不明显;而感性较强的74-4号无性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幼虫取食后,其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