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昆虫知识》2009,(1):2-3
人类失去蜜蜂,世界将会怎样?这些小昆虫为我们带来蜂蜜,并且在全世界为数以百计的粮食作物授粉。研究人员如今发现,蜜蜂在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方面还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们发出的嗡嗡声能够保护庄稼和其他植物免遭甜菜黏虫的侵袭。植物的叶、花和果实都能成为甜菜黏虫的食物。但是甜菜黏虫也有自己的天敌:黄蜂。为了防范黄蜂,甜菜黏虫进化出了感觉毛——能够感知黄蜂拍打翅膀所产生的空气震动。  相似文献   
2.
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汉江中游流域是湖北小麦等作物的主产区,也是黏虫的常年发生地。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在汉江中游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宜城地区黏虫成虫可分为4代:越冬代及1代至3代。越冬代成虫峰期出现在2月中下旬至3月底,其中最早始见期为2017年2月14日,最晚为2015年3月10日。1代成虫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底,且1代为黏虫累积虫量最多的世代,7月至10月的2代、3代黏虫成虫数量稀少,没有明显的成虫峰期,但2017年7月底至8月初出现较明显2代成虫峰期。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属于1代黏虫多发区;1月份温度不足以影响此地黏虫越冬,此地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在田间变温环境下,夏季高温对宜城黏虫成虫种群无显著抑制作用;黏虫在宜城越冬代及1代成虫量是全国黏虫发生量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X)在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发育、消化和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克隆了黏虫GOX基因的cDNA序列。qRT-PCR检测该GOX基因在黏虫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蛹和1日龄成虫)和4龄第1天幼虫不同组织(前肠、中肠、后肠、下唇腺、马氏管、脂肪体和表皮)、以及取食用不同浓度(0.01%, 0.1%, 1%和10%)葡萄糖溶液浸泡10 s的玉米叶片及饥饿和再取食条件下的4龄第1天幼虫中的特异性表达模式。通过RNAi和生物测定研究该GOX基因在黏虫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性中的功能。【结果】克隆获得了一条新的长2 187 bp的黏虫GOX基因MsGOX 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KY348779),其开放阅读框长1 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6.4 kD。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MsGOX在黏虫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不同,在4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MsGOX在黏虫4龄第1天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下唇腺中表达量最高。饲喂幼虫不同浓度葡萄糖对MsGOX转录的诱导效果不同,在葡萄糖浓度为10%时,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4龄第1天幼虫中MsGOX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在饥饿24 h时达到高峰,饥饿后再用玉米叶片饲喂幼虫,MsGOX的表达水平逐渐回升。注射dsMsGOX 48 h后,MsGO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注射dsEGFP)降低了88.3%; 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相比,注射dsMsGOX后48和72 h幼虫 的体重、体长和消化系数均显著降低,苏云金芽孢杆菌侵染48和72 h提高了幼虫的校正死亡率。【结论】MsGOX可能参与了黏虫中肠的消化和抗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黏虫MsGOX的功能并提出新的黏虫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绿叶蝉为果园主要害虫之一.本文选用了10种颜色的黏虫板对桃园小绿叶蝉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黄色黏虫板诱虫效果最佳,绿色次之,而淡蓝色、紫色和深蓝色诱虫效果差.不同颜色的黏虫板对蜂类、蜘蛛和瓢虫等天敌均有杀伤作用,另诱集得到其他害虫5种.通过分析不同色板的诱捕生态效益表明:黄色黏虫板最佳,次为绿色.  相似文献   
5.
大造桥虫是我国大豆生产上最主要的食叶类害虫之一,目前关于这种害虫的生物防治鲜有报道。本文比较研究了大豆田三种赤眼蜂对大造桥虫卵的寄生能力和发育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单头黏虫赤眼蜂24 h平均寄生13.1粒卵,明显高于玉米螟赤眼蜂(1.1粒)和螟黄赤眼蜂(0.8粒)。三种赤眼蜂寄生大造桥虫卵后,均能顺利完成发育,羽化率为63.2%-74.2%,发育历期为10.6-10.8 d,三者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黏虫赤眼蜂的后代雌蜂比率(57.2%)明显高于其它二种赤眼蜂。本研究为豆田释放黏虫赤眼蜂同时生物防治多种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南方黏虫Spodoptera eridania(Stoll)是一种多食性的农业害虫。2016年南方黏虫入侵到非洲4个国家,对木薯和番茄等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该害虫及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南方黏虫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措施,为我国今后南方黏虫的检测、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从适生性度看,南方黏虫的寄主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我国也存在气候环境与该虫生存条件相似的地区,且寄主植物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同样适于南方黏虫的生长发育。伴随着国际贸易和其自身强大的迁飞能力,南方黏虫具有入侵我国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入侵我国的威胁提出预警,加强边境口岸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双翅目(Diptera)昆虫是梨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梨园双翅目昆虫对色板的趋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梨树萌芽、落叶、休眠期黏虫板对双翅目昆虫的诱集数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双翅目昆虫主要趋向于蓝色和黄色黏虫板,对黑色黏虫板趋性最低;不同颜色黏虫板在相同太阳辐射下温度有明显差异,但与其诱集量无显著性关联;不同方位上黏虫板诱集数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对开发新型黏虫版和防治双翅目害虫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析黏虫Mythimna separata响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采用RACE和RT-PCR的方法从黏虫中克隆了1个HSP90/70组织蛋白(heat shock 90/70 organizing protein, HOP)基因,并采用qRT-PCR分析了其在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MsHOP具有1个1 6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1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61.7 kDa。序列分析表明,MsHOP主要由已报道的3个保守四肽重复结构域(TPR1, TPR2A和TPR2B)和2个天冬氨酸-脯氨酸重复基序(DP)构成。基于鳞翅目昆虫HOP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MsHOP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OP和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 HOP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MsHOP在黏虫所有发育时期和组织均表达,分别在5龄幼虫和雌成虫中肠的表达量最高。在30℃下处理1 h后,MsHOP的表达水平较对照显著提高,而在33℃~39℃下处理1 h后MsHOP的表达水平则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饥饿24~72 h后,MsHOP的表...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沈阳和岫岩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规律,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入和迁出黏虫种群进行了监测,基于气象数据对2017-2018年沈阳和岫岩地区黏虫蛾发生时间、峰期和虫源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黏虫灾害预防和异地测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宁地区黏虫蛾发生主要有2个峰期,一代蛾均为外地迁入种群,二代蛾羽化后随气流迁出。沈阳和岫岩两地均位于我国黏虫蛾南北往返迁飞路径之上。沈阳地区监测到黏虫蛾首发日期为5月11日,迁入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峰期出现在5月底至6月上旬末;二代蛾迁出时期从7月上旬持续至8月上旬结束;三代蛾发生期不规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有黏虫蛾上灯活动。岫岩地区监测的一代蛾发生期为5月底至6月上旬,迁出时期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雨等气象活动是导致辽宁地区三代黏虫高发的重要原因,黏虫高发风险是东北北部地区种群南迁过境辽宁时相继迫降和本地外迁受阻种群共同繁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黏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本研究以柞蚕卵为中间繁育寄主,测定了黏虫赤眼蜂在17℃、20℃、23℃、26℃、29℃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运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黏虫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黏虫赤眼蜂各虫态在17℃~29℃均能正常发育,并且各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明显不同,世代发育历期也明显不同,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短。柞蚕卵繁育黏虫赤眼蜂的卵期、幼虫前期、幼虫中期、幼虫后期、预蛹期、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01℃、15.41℃、13.51℃、13.32℃、15.39℃、9.04℃,有效积温分别为22.01、7.66、8.98、9.19、37.23、115.22℃·d。本研究为指导利用柞蚕卵大量繁育黏虫赤眼蜂以及探索诱导滞育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