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秋葵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秋葵 (HibiscusesculentusL .)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羊角豆、秋葵。原产非洲 ,欧美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马传先 ,1999;李正应 ,1993;翁文 ,1997;雪珍等 ,1999)。黄秋葵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 ,其花、叶、芽、果均可食用 ,种子富含油脂、蛋白质及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 ,晒干后既可用于提取油脂和蛋白质 ,还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 ,对恶疮、痛疖有疗效。黄秋葵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体细胞胚并再生成完整植株 ,故黄秋葵的组培快繁研究也可为胚胎学研究和人…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进行无土基质漂浮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采用漂浮育苗易于管理,且培养苗质量好,移栽方便,成活率高,并能有效控制黄秋葵幼苗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主要介绍了黄秋葵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包括其分布与生长环境、营养成分与保健价值、贮藏与保鲜技术及其应用和开发进展等,在此基础上展望黄秋葵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Illumina Hi seq 2500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构建黄秋葵花和果荚转录组文库,并利用测序评估、差异基因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分别获得黄秋葵花和果荚有效数据7.12 Gb和8.14 Gb,碱基百分比(Q30)均达到91.0%以上。(2)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1 336个,其中上调基因319个,下调基因1 017个。(3)获得功能注释的基因有1 131个,GO将455注释基因归成41个功能小类,主要涉及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单一生物过程和细胞过程等过程;KOG注释了472个DEGs,涉及23个功能分类,其中与次生代谢直接相关过程O和Q类别获得111个注释结果;KEGG将372个DEGs注释到80条代谢通路中,获得F3H、F3′5′H、DFR、ANR、ANS、GT、LAR共10个关键差异基因,其中F3H、DFR在黄秋葵花中表现上调效应,F3′5′H、ANR、LAR在黄秋葵果荚中表现显著上调效应,ANS、GT则分别在花和果荚中均有上调或下调效应。(4)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其中7个差异表达基因得到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表达谱分析趋势完全一致。(5)类黄酮代谢途径分析表明,黄秋葵花通过F3H、DFR、ANS、GT途径将NAR催化为生成花青素苷;果荚则将NAR通过F3′5′H将催化为DHM,后在FLS催化下生成黄酮醇类物质等;部分NAR在F3H、 DFR催化下,生成无色飞燕草素苷元,再分别在ANS、LAR作用下,进入花青素苷元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黄秋葵转录组信息,为黄秋葵类黄酮物质纯化和功能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触角电位仪测定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 Meth)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黄秋葵挥发油对小菜蛾成虫的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与挥发油剂量成正比。四臂嗅觉仪实验进一步表明,黄秋葵挥发油对小菜蛾起到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6.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经济作物。通过对10个黄秋葵品系及QK-6不同组织的果胶和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秋葵品系间(取幼嫩果荚为参比)及同种不同部位间的果胶含量差异较大,其中QK-4的果胶含量最高,为24.05%;QK-6中幼嫩果荚的果胶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达到20.73%。此外,所有黄秋葵中均检测不到咖啡因。上述研究结果为黄秋葵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超声波法、水浴法、水浴超声波法、水浴微波法四种不同方式辅助提取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以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测定黄秋葵花中总黄酮效果较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样品总黄酮在0.00 ~0.067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12.046x-0.0015,R2 =0.9993.采用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硝酸铝显色法测定11个湘葵品系的样品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11种黄秋葵花样品中,湘葵3号的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5.29%,湘葵8号的花中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70%.上述研究结果为黄秋葵的质量评价及今后的产业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源序列克隆和RT-PCR技术,首次克隆得到黄秋葵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全长1175 bp,包括一个1170 bp的完整ORF,编码389个氨基酸,命名为AeCH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AeCHS氨基酸序列与同科植物黄蜀葵和陆地棉的同源性较高,分别达99.23%和97.44%,AeCHS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含有CHS蛋白的标签序列GFGPG以及4个保守活性位点Cys164、Phe215、His303、Asn336。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黄秋葵果实、花、叶片不同发育时期AeCH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eCHS基因在上述植物材料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花>果实>叶片,具体到不同植物组织,AeCHS基因在生长6 d的果实、盛开的花朵以及植株顶端第4片叶子中的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cDNA全长1797 bp的黄秋葵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开放阅读框(ORF) 1509个碱基;预测编码503个AA,理论分子量(Mw)为56.288 kD,等电点(pI)为4.577;编码的蛋白与陆地棉(Gossypium raimondii)、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和可可(Theobroma cacao)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88%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将基因命名为HyLCYB,GeneBank登录号为:KX257998。Motif Scan分析显示,蛋白氨基酸序列88 ~ 481位为HyLCYB保守结构域,并在88 ~ 113位含有1个FAD结合域。通过荧光定量PCR 分析表明,LCYB基因在黄秋葵根、茎、叶、花和果荚中都有表达;叶片生长中以成熟叶中表达最高,果实发育中以花后7天高表达。建立与优化了黄秋葵类胡萝卜素超高效液相检测体系,黄秋葵中主要含有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β-胡萝卜素在成熟叶中含量最高, 果实以花后7天的果实含量最高,与LCYB基因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