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鸢尾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产鸢尾属Iris L.3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 了观察。该属植物的花粉为舟形或近球形。萌发孔可分为远极单沟、远极单沟-拟沟、二合 沟及无萌发孔等类型。外壁主要为网状纹饰,少数具瘤状或鼓槌状纹饰。本文依据花粉形态 和其它器官特征,对本属花粉外壁及萌发孔的演化趋势及某些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鸢尾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与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德鸢尾,马蔺、拟鸢尾和鸢等几种宿根鸢尾为试验材料,通过花器培养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在多次继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离体培养对鸢尾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并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试管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已经改变了鸢尾的遗传基础,但在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观赏性状等方面未发生明显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采自东北地区的鸢尾柄锈菌一新变种和柄锈属一国内新记录种。新变种命名为鸢尾柄锈菌多孔变种[Puccinia iridis(DC.)Wallr.var.polyporis W.C.Liu var.nov.],区别于原变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夏孢子小,芽孔5—7个,散生;而后者夏孢子较大,芽孔2—4个,赤道生。新记录种是短果茴芹柄锈菌(Puccinia pimpinellae-brachycarpae Tranzsch.et Ere-meeva),寄生在短果茴芹(Pimpinella brachycarpa Nakai)上。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区几种观赏鸢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祥童 《生命世界》1993,20(4):29-29
鸢尾,花姿优美,色彩典雅、庄重,是优美的庭院绿化观赏植物。据我们长白山野生花卉课题组调查,从海拔400米到2500米的岳桦林下均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有如下7种:燕子花、玉蝉花、山鸢尾、溪荪、马蔺、野鸢尾、单花鸢尾。其中前5种,我们在海拔720米试验地中进行繁殖栽培,现长势良好,形成群体观赏效应,每年5—7月竞相开放,花期持续衔接,美丽无比,可用其妆点园林、美化庭院。  相似文献   
5.
6.
鸢尾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型多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一类花卉,也是世界著名的宿根花卉之一。鸢尾属植物在盆栽观赏、切花生产、医药食品、园林绿化等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鸢尾属植物繁殖方式主要为分株繁殖,增殖缓慢。为解决这类问题,并对鸢尾属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鸢尾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的进展与成果进行了综述。本综述对鸢尾属植物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旨在为鸢尾属植物的培育方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羊耳蒜属(Liparis Rich.)植物一新记录种——岩生羊耳蒜(Liparis petraea),并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岩生羊耳蒜与见血青(L.nervosa)在形态上相近,但前者叶银灰绿色,叶面平展,唇瓣基部胼胝体为短圆柱状突起,植株通常具珠芽而易与后者区分。岩生羊耳蒜居群内个体呈聚集式分布,并与其具有的珠芽繁殖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鸢尾科鸢尾属宽柱鸢尾(Iris latistyla Y.T.Zhao)的1个新变型——白花宽柱鸢尾(I.latistyla Y.T.Zhao f.albifloraJ.Luo)。原变型的花被为蓝紫色,而新变型花被为白色。并对其潜在的药用研究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人工温室于3种培养温度(20℃/15℃、15℃/10℃、10℃/5℃)条件下,分析独蒜兰生长开花进程以及假鳞茎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于20℃/15℃(模拟原生地开花期自然温度)处理下,独蒜兰进入初花期的时间比15℃/10℃、10℃/5℃处理下分别提前24d和53d,花期分别延长了4d和6d。(2)独蒜兰的花色以10℃/5℃处理较深,但该处理中有哑蕾出现。(3)老假鳞茎生长开花过程中,20℃/15℃处理的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15℃/10℃和10℃/5℃处理先升高后降低;3种温度处理下,可溶性糖均在花期含量最高,且10℃/5℃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研究认为,20℃/15℃和15℃/10℃培养温度均有利于独蒜兰的生长和开花;独蒜兰休眠的假鳞茎不需要经过低温诱导解除休眠,随着温度上升,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就会启动。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兰科独蒜兰属2个未详知种:藏南独蒜兰(Pleione arunachalensis Hareesh, P.Kumar M.Sabu)和矮小独蒜兰[P.humilis (Sm.) D.Don],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植物标本馆(Y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